刘喜进:做好宗教工作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 - 昆仑策
-
刘喜进:做好宗教工作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
2024-08-23
北京牛街礼拜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2019年《求是》杂志第一期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中国问题、指导中国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哲学思想,这篇文章常读常新,能使我们深刻感受到文章中闪烁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光辉。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粗浅体会。
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对待宗教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①]做好宗教工作,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对待宗教,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对待宗教,坚持用历史来说明宗教,而不是用宗教来说明历史。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据此,我们才能正确研究、深刻理解宗教存在的根源,认清我国宗教社会作用的两重性即积极性与消极性;认清宗教存在的长期性、群众性等五性特征。恩格斯说:“当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的时候,现在还在宗教中反映出来的最后的异己力量才会消失,因而宗教反映本身也就随着消失。”[②]基于宗教社会作用的两重性,我们党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其两重性,坚持用“导”的态度和理念,最大限度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抑制宗教的消极作用。“导”包含了辩证法和方法论,充满了辩证思维,也是我们开展宗教工作应当遵循的出发点。基于对宗教长期性、群众性等“五性”规律性的认识,我们党提出“对宗教信仰,不能用行政力量、用斗争方法去消灭”,并制定了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这一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既保障了人们信仰宗教的自由,也保障了人们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即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党坚持无神论宣传教育,并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
二、坚持在宗教工作中既讲“两点论”又讲“重点论”
习近平总书记说:“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分,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③]由于宗教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我们在宗教工作中也应当注意抓重点。既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又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既要满足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需求,又要防止宗教渗透,警惕带有政治意图的宗教诉求;既要支持宗教界在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中发挥积极作用,又要坚决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防止其对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既要保障公民信教的自由,又要保障公民不信教的自由;既要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又要耐心细致做他们的工作。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方面,既要坚决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又要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在独立自主、平等友好、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在开展无神论宣传方面,既要坚决防止宗教观念以及各种有神论侵蚀党员干部、广大青少年的世界观,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又要注意把握政策,讲求方式方法,充分理解信教群众的宗教感情,不要妨碍信教群众正常的信仰。宗教工作在讲“两点论”的同时也要注重“重点论”,即两点中有重点,既要两头抓,还要抓重点。既要全面推进,也要重点突破,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比如有的地方重点是整治非法宗教活动;有的地方突出的是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有的地方突出的是推进宗教商业化治理等等,这也是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宗教工作处处包含着辩证色彩,掌握宗教工作的辩证法,对于我们全面做好宗教工作大有裨益。
三、坚持运用矛盾法则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中指出:“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④]事物的矛盾法则,既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面的统一,是矛盾运动。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宗教也必须与时俱进。因地制宜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就形成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周期性的矛盾运动过程。
在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进程中,我们支持宗教界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的同时,在信仰和社会实践中对教义教规做出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阐释,强调宗教界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革除不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陈规陋习,自觉接受中华文化浸润,在经典教义阐释上真正融入中华文化,融入现代文明。就是说,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主体在于宗教界自身,深入推进宗教中国化不仅需要党和政府的引领和助推,也需要宗教界自觉跟进,主动作为,从严治教,规范教规。这也是辩证法原则所指出的: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四、坚持运用认识实践辩证关系原理推进创新宗教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中强调:“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正确的实践,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实践。”[⑤]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开始于经验—这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具体到宗教工作中,我们既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又要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地分类做好宗教事务管理。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各地宗教问题有所不同,有些差异较大,无论是基层一线的宗教工作干部还是宗教理论专家学者都应当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而不是简单的“一刀切”、“一风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若不与实践结合就是空洞的理论,实践若不与理论结合就是盲目的实践。工作中我们必须考虑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办,而不能只是简单的抱着理论,不顾实际的坐而论道。这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中指出的:“我们党一惯重视理论工作,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理论一旦脱离了实践,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失去活力和生命力”[⑥]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让我们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注重系统集成,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加强宗教事务治理法制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注释:
[①]《求是》2019年第一期第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355、356页
[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11月第一版,第23页
[④]《求是》2019年第一期第6页
[⑤]《求是》2019年第一期第8页
[⑥]《求是》2019年第一期第8页
作者:刘喜进 中共党员 ,曾任新疆阿克苏地区民委(宗教局)宗教科长,现任《新疆穆斯林》杂志社副社长。有多年宗教工作经验,熟悉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及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基层宗教事务治理等有一定程度学习和思考,曾荣获第十届中国西部法治论坛三等奖,曾在《中国民族报》、《人民政协报》等报刊撰稿。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搞】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