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亚夫:乌克兰当局是如何看待当年反法西斯英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 昆仑策
-
朱亚夫:乌克兰当局是如何看待当年反法西斯英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2025-04-09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从书橱中翻出上海残疾作家王志冲先生翻译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名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浏览了几页,突发奇想,何不请教一下功能强大的deepseek:乌克兰当局是如何看待当年的苏联英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不到十几秒钟,deepseek就给出了回答:
乌克兰当局对反法西斯英雄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看法较为复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去苏联化政策:自2014年以来,乌克兰亲西方政权采取了一系列“去苏联化”措施,包括拆除苏联时期的纪念碑、更改街道名称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雕像也被拆除,这反映了乌克兰当局对苏联历史人物的重新审视和负面态度。
2. 历史评价的变化:在乌克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禁,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被污蔑为契卡的特务。同时,书中第一反派彼得留拉却被奉为乌克兰的民族英雄,这种转变显示了乌克兰当局对苏联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不同解读。
3. 社会和文化影响:尽管乌克兰当局对奥斯特洛夫斯基持负面态度,但仍有部分乌克兰人和国际社会(特别是中国)对奥斯特洛夫斯基及其作品持有正面评价。这种矛盾反映了社会和文化层面的多样性。
综上所述,乌克兰当局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看法主要受到政治和历史背景的影响,整体上趋于负面。
读着这段文字,我才真切地体会到什么叫“变天”,什么样叫“复辟”。原来自乌克兰被美西方“颜色革命”后,还乡团回来了,胡汉三上了台。其标志性事件就是把反法西斯英雄奥斯特洛夫斯基打成“乌奸”(所谓契卡,即苏联情报组织克格勃的前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禁,而书中第一反派、白匪军首领彼得留拉却被捧为乌克兰的民族英雄,在市中心塑像纪念。
就说《钢铁》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吧,他1904年出生于乌克兰维里亚村的工人家庭,11岁起当童工谋生,15岁加入共青团并参加苏俄内战,在战斗中多次负伤,1920年他16岁时因重伤退伍,此后担任共青团基层职务,但因过度劳累导致健康恶化,23岁双目失明,25岁全身瘫痪。但他身残志坚,摸索着进行文学创作,1930年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尽管遭遇手稿丢失、出版社退稿等挫折,他仍坚持完成这部作品,1934年小说正式出版并引发轰动。1935年因其文学成就被授予列宁勋章,成为苏联首位获此殊荣的作家。
这本小说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史,展现无产阶级革命者的精神内核,塑造了“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共产主义战士典型形象。书中“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的独白,成为全球青年的精神坐标,其“钢铁意志”成为对抗命运苦难的精神符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为“超越意识形态的人类意志丰碑”。其“钢铁意志”成为医学康复、灾难救援等领域的激励符号。例如日本阪神大地震后,救援队曾以保尔语录鼓舞受困者。我年轻时也曾经工工整整地抄录于日记扉页,当作座右铭。此书先后被翻译成76种语言,国际发行量超5000万册,据统计,仅中国1952-1991年间累计发行量达1100万册。现在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作者被打成“乌奸”,小说被禁。这让人情何以堪?!
有人也许会问,那现在的俄罗斯当局如何看待奥斯特洛夫斯基及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瞒你说,对此问题,前几年我曾经请教过俄罗斯著名作家、《莫斯科》主编克鲁平。
弗拉季米尔·克鲁平,苏联解体前后,曾担任苏联作协书记处书记、俄罗斯作协书记、莫斯科作协书记处书记,1989年至1992年任莫斯科作协文学刊物《莫斯科》主编,还先后担任过一些大型杂志社编委(《莫斯科》《我们的同时代人》《21世纪的小说月报》等)。前几年他应上海作家协会邀请,曾经来华访问,与上海作家进行了对话。记得我当场向弗拉季米尔·克鲁平提了两个敏感问题:其中一个是:我是俄罗斯文学的爱好者,自小受到俄罗斯文学的熏陶。现在俄罗斯文坛如何评价苏俄文学,比如对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怎样评价?
记得他是这样回答的:苏联解体后,对苏俄文学重新进行了评价,但也不是一棍子打死,全盘否定。比如对奥斯特洛夫斯基,认为“是一个很有文学才能的人,深深影响了一代人。但是对于他的意识形态我不敢苟同。”(大意)
泽连斯基演喜剧可当明星,但当总统十分差劲,据美国智库统计,俄乌战争三年,乌克兰人口从4500万骤降至3500万,青壮年丧失殆尽,基础设施损失超7749亿美元,包括1400座科研机构、380所学校、8000公里公路、500公里铁路被毁。农业受重创,2024年财政赤字占GDP超20%,外债规模飙升。2019年乌克兰GDP(美元现价)为 1538.83亿美元,现在单欠美国就达3500亿美元军事援助,需以矿产等资源偿还债务。在他的领导下,乌克兰现在山河破碎,满目疮痍,民不聊生,事实上已坠入破产深渊,日后恐怕一、二代人都要为此付出代价,可悲呀!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首发)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