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属性表明,创新策源能力是其发展的核心动能,是决定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力,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5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进一步规划。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此2025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表明,生产力质变带来分工的演化、创生新的工业部门、重塑全球经济版图。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深入,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有望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给经济社会各领域带来颠覆性的变革,为全球经济增长带来新动能。大国竞争的维度发生变化,国家实力的衡量方式发生重大改变,对关键技术产生和转移的控制、对供应链和产业链的支配、对技术空间和标准的掌控等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指标。世界各国纷纷制定部署发展规划,争相抢占技术高地,力图在新一轮国际科技博弈中掌握领导权。因此,在大国竞争中,加快培育面向新质生产力的创新策源能力,是重现技术奇迹、拉动全球经济起飞、促进经济循环的重要契机。
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价值。一般来说,生产力的质态变化是一个新陈代谢过程,生产力的量值跃升、质态优化以及交替变更过程表现为新的关键技术、主导产业、基础设施和相应的新的生产组织方式以及新的生产关系从萌芽、扩散直到取得主导地位,技术革命浪潮由此呈现出“一组”技术变革的生命周期,经历导入期、拓展期、协同期和成熟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不仅创造出了代替传统产业部门的新部门,而且还包含着创造性转型,更新了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推动着更为复杂、更为多样的传统部门升级转型。新质生产力是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主要特征,集成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超越现有要素驱动发展模式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立足关键核心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将经济增长由原先的人力、资本等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创新性优化组合,强调技术突破、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高度统一。以原创技术的突破为标志的新质生产力不仅使国家的技术竞争和产业竞争体现于竞争路径的选择,而且更重要的是,谁能抢先一步就会率先形成新的技术标准和市场生态。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属性表明,创新策源能力是其发展的核心动能,是决定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力,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进军科学技术的尖端领域以及破解“卡脖子”难题,更加迫切需要原创性成果、基础性突破以及自主性创新。因此,具有“从0到1”自立自强能级特征的自主创新策源能力成为生产力新质态萌发的重要推动力,创新策源能力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原始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创新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要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努力实现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从无到有的跨越,成为科学规律的第一发现者、技术发明的第一创造者、创新产业的第一开拓者、创新理念的第一实践者。
具体来说,创新策源能力是指面向科技创新发展前沿趋势,社会系统性结构变迁发展所具备的能力。创新策源能力将本土作为原创性创新主战场,通过前瞻性、突破性科技成果,形成赋能并引领科技变革,依托“创新策动”与“创新之源”相辅相成、辩证构成,“策”具体指创新计划实施与创新活动开展,强调主动作为、引领开拓,解决“从0到1”的问题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源”是强调科技创新的原发性、本土性、突破性,由于领先研发某种新产品的过程而具有的创新优势,排除了模仿创新的可能性。“策”与“源”辩证统一,“策”强调行动,将“源”所蕴藏的能量释放出来,“源”强调内生性,旨在培养原始性创新,创新之“策”与创新之“源”共同构成创新策源能力建设的一体两面。由此可见,创新策源能力不同于模仿型创新,不同于改进型创新,更强调首创性、突破性、带动性和变革性。创新策源能力培育的目的是提升国家整体创新效能,从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创新策源能力的发生机制通过“创新策动”打造“创新之源”的创新闭环实现。一方面,通过制定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目标、关键科学问题的凝练以及科学合理的立项机制,加强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推动创新动力的不断强化;坚持“从平衡走向再平衡”的创新优势耗散原则,通过各种创新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各类创新资源的高效集聚,实现创新优势的技术耗散结构;另一方面,在创新动力与创新优势良好互动的基础上,形成“创新动力—创新条件—创新投入—创新能力—创新成果”的创新闭环,持续催生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实现创新策源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创新策源能力的发生过程是“创新策动、创新之源”协同驱动的结果。“创新策动”激发创新活力,不断丰富升级“政策包”“工具箱”,从创新活动全链条出发,对创新全过程进行规划,由此实现创新价值提升,实现知识的转换与再造,搭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桥梁。
作者:宋宪萍,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文章来源:节选自《培育面向新质生产力的创新策源能力》,《前线》杂志2025年第1期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