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以来,在美国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美国国债已经不再是零风险债券,以之作为抵押资产的折扣率越来越高。标普降低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只是对美国国债实际市场价值的名义确认,也就是实至名归,是美国经济“衰败”和政治“无能”的近似反映(实际上美国国债保持AA+仍然偏高)。而且,标普在“反叛”之前,与美国财政部、美联储等相关机构做了充分沟通,进行了密切联系。相关部门也做了相应的应急措施,如美联储在标普调降评级后,随即公布有关联邦债券处理的指导意见,以防市场出现恐慌。美国财政部与标普也做了微妙配合,测试市场反映,最后选择在美国金融市场周末闭市后正式公布。
这些都显示出,美国放弃主权AAA信用等级并非完全被动。相反,那些持有美国债券的境外投资者,则被彻底置于被愚弄与宰割的境地。美国发行的国债约40%由境外投资人持有,但就“提高债务上限,减少财政赤字”这一重大议题,美国两党与政府在政治恶斗、讨价还价过程中,旁若无人,丝毫没有照顾国际债权人的情绪与关切。而且,标准普尔选择在周末且美国金融市场闭市后公布,显然是设法规避由此可能引发的金融海啸对美国金融市场的冲击。但是,东京、上海等东亚金融市场在新的一周最先开市。中国、日本这两个最大的美国国债境外持有者,在周一已经首当其冲受到冲击。世界经济大国(G7紧急磋商、G20热线联络)全力防范金融海啸,但是,由美国主权评级调降掀起的金融海啸将是持久的,中国能否躲过还是天数。
对于金融海啸,尽管有多名有识之士多年来反复呼吁,持有美国国债与美元债券资产的极大危险,但相关部门执意要将美国巨额国债持有到底。相关部门因此赢得巨大的经济绩效,部门利益、集团利益以及相关个人利益都实现最大化。但是,国家资产、人民财富在美元不断贬值中、在通货膨胀中遭受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曾多次公开警告,中国作为美国的第一大债权国处境危险,无论是美元贬值或美债评级下降,都可能导致中国投资美国国债的账面减值将达20%至30%。
中国把用廉价资源、廉价劳力、廉价环境、廉价主权(超国民待遇)换来的外汇储备,长期廉价地供美国人使用,支持他们无度消费、军事扩张、在中国周边制造事端,支持他们遏制中国。与此同时,因持续缺乏资金,中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度日维艰,中西部地区丧失发展机会,中产及其以下阶层缺乏应有保障。穷人给钱让富人消费,本来就不合常理;而弱者给钱让强者来欺负自己,更是荒唐。这种不合常理、荒唐的情形长期得以维系,早就不是西方经济学中国际分工理论所能清晰阐述,也不是国际关系学中相互依赖理论所能深刻透视,而是一种经济层面上的主导和附庸关系。
美国媒体把标普给美国信用降级看成是“意想不到的羞辱”,但是,对中国而言则是“意料中的羞辱”。其实,中国早在2004年就制定了应对外汇主权风险的一整套预案,但是相关部门没有执行。近年来,相关部门不是直面外汇储备的风险,而是不断编造借口如“减不动”来搪塞国人,甚至用“外汇储备多多益善”、“美元与美元资产是最可靠的”、“外汇储备不是老百姓的血汗钱”、“中国的人民币资产比美元资产庞大,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中国赚得更多”等等荒诞不经的言辞加以糊弄。
“723”事故,国人把焦点汇集到中国铁道。金融界的“深喉”告诉我,实际上,中国外汇纸币里所藏匿的污垢、病菌与风险,要比中国铁道缝隙中所藏匿的要多得多。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