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调查研究”位列中央八项规定第一项,明确要求“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然而,当前个别单位存在“求证式”调研的不良倾向,这种结论走在调研前的方式,无疑不是形式主义的“新圈套”,也违背了调研的初衷。调查研究作为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在实际工作 中千万不能“新瓶装旧酒”,要用“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求知精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调查研究的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调研不是“补程序”。调查研究工作贵在沉到基层见微知著,找准问题根源、取到解决问题的“真经”。预设结论的调研如同管中窥豹,“带着答案找问题”的调研方式难免失之偏颇。如此调研,不仅找不到真问题,调研很容易“脱靶”,陷入“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认知困境中,调研便成了无用功;另一方面没有真实的问题就代表着政策制定可能与群众需求脱节,长此以往,将使群众“有口难言、有话难说”。要摒弃先入为主的调研,让问题当“主角”,唯有此,才能挤干形式主义水分,找准问题症结,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