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态势,民政部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真正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但在数字经济的当下,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却一直是被“抛弃”的,当年轻人享受网上购物、移动支付、视频通话甚至网上办公等数字化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老年人却因不会使用智能产品而享受不到。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这一点更为凸显,许多老年人在使用“健康码”这种基础应用上都遇到了较大困难,公交车坐不了、商场进不去…严重影响到了老年群体的日常生活。
而近日,在全国两会上,就有许多来自科技领域的代表和委员纷纷聚焦数字经济,积极建言献策,全国人大代表雷军建议,将老年人数字服务尽快纳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指导建立智能技术适老化标准体系,推动智能技术适老场景与新兴业态融合发展。除此之外,雷军更是提出了可操作性建议:关注智能设备,出台手机等设备的适老标准。
雷军的建议获得认可的同时也引发热议:老年人对待陌生产品是否有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老年人如何识别和规避传销广告和网络诈骗;老年人文化水平有限,难以适用当前的输入模式;适老化智能设备何时才能落地。
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方面适老化智能设备应减少没必要的手机程序,可以参考青少年模式,并在字体、音量等各功能上进行适量调节。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普及培训,同时加强预防网络、电子通讯诈骗等信息安全培训。最后各项公共服务部门还应提供“线上+线下”选择,不要一刀切地关闭人工窗口,加强对老年群体的关怀,多一分关怀就多一分美好。
雷军的提案有思路有方案,希望在热议之后,社会各界能加强对这一领域的关注,真正设计生产出符合老年人生活特点的智能化产品,让他们在晚年也能享受数字化带来的美好,进一步推动老龄社会下“幸福中国”的建设。
作者:徐仕佳 工作单位:沧县审计局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