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辽宁省葫芦岛市一初三学生刘歌绑定母亲账户给手机游戏充值6万元被发现后自杀身亡。无独有偶,河北省石家庄市一名男孩用微信登录手游,耗尽了母亲三万多元的治病费用。数起类似事件的重演,让人们对未成年网民的管控问题不断关注。
未成年人还未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财富观,家长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尤其是疫情期间孩子利用网课学习,家长更应该及时监督教育,线上教育不仅仅是将手机全权交给孩子,而是应利用这个契机,提高孩子自制力和规则意识,让孩子做到有所为且有所不为,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其健康理性的对待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
在网络游戏问题上,家长并不是唯一的责任人,相关网络公司也应当提高站位,提高未成年人的游戏门槛。尽管很多游戏均有实名认证,但这并未有效降低未成年人的非理性消费行为。因此,游戏平台应跳出利益圈,真正把未成年人防沉迷机制提上日程。首先,应采用人脸识别登录游戏,针对不同年龄段设置相应的游戏限制时间;其次,在支付方式上同样利用面部识别,杜绝未成年人私用滥用家长账户大额充值。防沉迷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不仅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一种保护,还有利于推动游戏行业的绿色发展。
未成年人是社会发展的储备军,在网络如此发达的如今,引导孩子理性接触网络游戏是确保其健康成长的重中之重,是家长和社会的共同责任。笔者认为,在孩子、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定能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游戏环境。
作者:张雯 工作单位:河北省沧州市沧县纸房头乡政府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