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判了15年有期徒刑,却一天牢也没坐过。这样奇葩的事发生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
据《半月谈》报道,1993年,未满18岁的巴图孟和捅了白永春3刀,白永春不幸死亡。法院判决巴图孟和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然而,巴图孟和连监狱门都没进过,以“全身水肿、尿血”为由办理了保外就医手续,从此 “重获自由”。这15年来,巴图孟和从不需要去公安机关报到并接受管理,也没人来察看他的病情是否真实。15年刑满之后,他拿到了“刑满释放证明书”。
一个杀人犯,判刑后竟能“直接回家”,堪称“天方夜谭”。前些年,保外就医、假释等司法措施管理混乱,但“纸面服刑”的待遇,却不是随便一个已决犯就能享受到的。多名当事人回忆,涉事罪犯巴图孟和的保外就医手续上,有数名当地时任政法机关主要负责人的签字。其后的入党过程中有时任组织负责人为其大开绿灯,在明知其有犯罪经历,入党程序不规范、材料不完整的情况,还让他入了党。
本是体现人道精神的保外就医手续,就这样成为巴图孟和刑罚的“避风港”。15年的漫长刑期对他来说,不过一张纸而已,刑罚的正义性荡然无存。与此相对应的是,被巴图孟和杀害的白永春的母亲韩杰,27年来一直持续反映问题,诉求却石沉大海,无人问津。如此众多环节存在反常,却被视而不见,要说背后没有猫腻,恐怕无法令人信服。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一个本该服刑15年的罪犯一天牢都不用坐?
一者,从司法公正层面上说,“纸面服刑”是另一种“冤案”,冤的是受害人和家属。只有查清哪些人放走了罪犯,让“纸面服刑”背后的阴暗内幕彻底见光,才能告慰受害人家属,还受害人以公正。
再者,纠正所有的错案,查清所有的问题,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题中之义。“纸面服刑15年”是否存在人为违法办案因素,有待彻查。
相关问题能否有公正的调查处理结果,不仅关乎当事人权益,更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关乎司法公信。希望当地能够一查到底,让公平正义彻底落地。
作者:程方圆 单位:李天木乡政府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