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新冠病毒溯源调查的中国部分,即今年1月14日至2月10日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溯源研究联合专家组在武汉进行的溯源调查报告。报告共120页,包括溯源调查基本结论,在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动物与环境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和结论,以及新冠病毒四种传播路径的假设分析。根据报告显示,联合专家组认为由于部分早期病例与华南海鲜市场无关,相当数量的病例与其他市场有关,或有部分病例与市场均无关系,表明华南海鲜市场不是疫情的最初来源。报告指出,关于华南海鲜市场在疫情起源中的作用,或者传染病是如何传入市场的,目前还无法得出确切结论。
世界卫生组织30日在日内瓦正式发布中国-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报告。报告认为,新冠病毒“极不可能”通过实验室传人。
今年1月14日至2月10日,17名中方专家和17名外方专家组成联合专家组,分为流行病学、分子溯源、动物与环境3个小组,在武汉开展了为期28天的全球溯源研究中国部分工作,在此基础上撰写了研究报告。
联合专家组评估了关于病毒引入人类的4个路径,认为新冠病毒“比较可能至非常可能”经中间宿主传人,“可能至比较可能”直接传人,“可能”通过冷链食品传人,“极不可能”通过实验室传人。
调查其他国家的潜在早期传播“是重要的”
报告指出,新冠疫情可能在2019年12月中旬之前的几个月开始爆发,预计是在9月底到12月初之间,但大多数评估认为是在11月中旬到12月初之间。研究小组综合不同国家发表的表明SARS-CoV-2早期传播的研究数据发现,
一些疑似阳性的样本比武汉的第一个病例更早出现,表明在其他国家有可能漏诊。但到目前为止,该项研究的质量是有限的。
报告提出了联合专家组下步研究的建议,包括建立全球统一的数据库,
在全球更广范围内继续寻找可能的早期病例,由全球科学家在多国多地寻找可能成为病毒宿主的动物物种,进一步了解冷链和冷冻食品在病毒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等。
世卫组织当日就报告举行会员国通报会。联合专家组外方组长彼得·安巴雷克介绍了联合专家组在武汉的实地工作和共同研究情况,并感谢中国政府和科学家为此次溯源合作提供的支持。
中方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报告是中外专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凝聚了联合专家组中外专家的共同心血。联合专家组始终秉持科学思维,以证据为基础开展研究合作。
此次在中国的新冠病毒溯源是全球溯源的一部分,也是第一步,报告的所有结论和建议都是基于全球视角,未来研究不会仅限于某一区域。
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陈旭大使说,中国和世卫组织国际专家展现了科学、开放精神。中国各级政府为专家组在武汉的顺利工作提供了必要协助,充分体现了中方开放、透明、负责任的态度,也得到了双方专家的高度赞赏和充分肯定。
溯源问题是科学问题,应由全球科学家合作开展有关工作。
溯源也是一项全球性任务,中国-世卫组织这次联合研究将对全球多国多地溯源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并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也为人类更好认识病毒提供了一份科学指南。
(来源:新华社、凤凰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