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有选择的时候,他们往往从容淡定。一旦人们没有了选择,多数人会恐慌,少数人会破釜沉舟。
当人们有选择的时候,他们往往从容淡定。一旦人们没有了选择,多数人会恐慌,少数人会破釜沉舟。
从昨天开始,有关各种航空公司暂停的消息充斥着网络,非常容易使人陷入恐慌。大家开始较多地关注机票的事情,悄悄在为提前回国做好打算。
一起访学的群里,很多老师偷偷地预订了四月份或五月份的机票,以防万一。从现有的资讯来看,多数人都把赌注压在了美联航。
实际上,一个国家的首都被彻底断航,这种可能性并不大。毕竟这不仅代表一种承诺,还代表着一种形象。
人们蹲在家里太久了。无法工作,面临失业危机。而且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更是感到艰辛。一方面那些依赖于保姆或老年人帮助的家庭,不仅面临着工作的继续,还面临着在家24小时照顾孩子的重任。可以说,人世间的艰辛一下子全部暴露了出来。
在疫情面前,个体家庭的脆弱性暴露无疑。生活一旦被打乱,恢复正常是非常困难的。很多家庭失去正常的生活之后,那种焦虑、烦躁,体现在各个维度上。
航空业也连面临着巨额的亏损。减少航线、暂停航线,不仅可能丢掉客源,甚至维持本身的运营都可能是困难的。
在这场战疫面前,不仅没人能逃脱,也没人能不遭受损失。
实事求是来说,如果不需要担心无法得到医治,呆在美国也许是更加科学的做法。
鉴于北京很多小学魔鬼式的学习,甚至为了防止小孩受伤不允许课间活动的做法。很多孩子滞留在美国的大农村毕竟还可以出门晒太阳,将心情放松在运动的环境中。这也许是滞留带来的某种身体额外休整。
防止近视的最佳方法,就是将自己暴露在紫外线下面,有一些充分的运动。成年人更是如此。
从3月9日这里发现病例到3月13日开始停课,这短短的十天仿佛过去了十年。
在一个半开放的隔离环境中尚且带来各种焦虑和不适,可见国内那些完全隔离状态的人们,经历了多大的焦虑和郁闷。各种极端的情绪可以说能被理解的。
在疫情中间,人们更需要心理医生和相互鼓劲。现有一些外机构的做法,不能说是一种最优的选择。
说到底,华人华侨留学生的忧虑核心,是怕疾病得不到医治,而不是其他。
尽管远程医疗咨询、在外机构的致信安慰,能减少些许的盲动。但如果能提供具体到药品的实际帮助,那才是真正解决人们急于回国情绪的关键所在。
“分离新冠毒株后,中国69家实验室为何陷入‘沉默’”——阅读了《财经》这篇有关中美P3实验室科研进展的文章,感觉后背发凉。
如果不能早一些开发出疫苗和特效药,靠隔离这种有效的原始方法恢复正常的中国,不排除在2020年秋冬季病毒卷土重来。
美国尽管进展缓慢,但p3p4的世界一流实验室进展很快。很可能美国会重借科技优势,很快盖过国内那种隔离带来的安全感和自豪感。
具有前瞻眼光的决策者,一定要提前布局,未雨绸缪。新冠病毒居然拥有三万多个核苷酸,开发有效疫苗难度极大。在这种情况下,也许实验出有效药物,可能比疫苗更加能救急。
即便很多人不信中医药,但在我看来,即便是强身健体或者安慰剂,不仅起到一定的作用,更能安慰恐惧的心理。堵疏相较,疏导者胜。
对我来说,背靠着爱荷华大学医学院,心中稍有所安慰。掩耳盗铃和阿Q精神那确实能在这个时候减缓压力。很多朋友不约而同而家人絮絮叨叨反复的叮嘱,尽管是好心,反而重新激发起了恐惧和焦虑。这个时候,常常去外面锻炼和散步,也许能改善这些不良的状态。
人们可能很快就能克服掉初期的恐慌,转而坦然接受。毕竟,把自己当成是一根小草,也许比把自己当成公主,更容易在可能的感染中获得坦然的能力。
而恐惧则只能加剧免疫力的下降。要相信自己的身体,相信科学防护能最大程度减少感染可能。坦然面对,也许身体会给一个好的报答。
爱荷华的草地绿了,它需要人们去欣赏。同时,也要相信自己能抗过去。即便航空全部中断,这也是某种命中注定的安排。一切安排,都是最好的秩序。谁让我们遭遇这样的一场百年一遇的灾难呢。
第一,自动规避负面新闻。
第二,用科学的方法防护。
第三,尽可能锻炼身体。
第四,写作、阅读、音乐或者回想过去的岁月,获得继续下去的稳定动力。
(来源:昆仑策网,原载“
南亚通讯”微信公号【作者授权】)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