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方青:分清改革和故意捣乱的界线 - 昆仑策
-
叶方青:分清改革和故意捣乱的界线
2020-03-25
改革,是中国人民耳熟能祥的词语,改革的正确理解是变换状态,去差向好,而不是变换状态,不问差好。
根据改革的本来含义,观察现实中存在的现象,人们发现,声称是改革的不一定就是改革,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打着改革旗号故意捣乱,这样的人,各个层级都有。
故意捣乱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根本上讲,无外乎是两样,一是剥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的经营资格,挤压国有资本、集体资本的经营空间,二是剥夺人民群众稳定工作的权力,千方百计地让人民群众处于受制于人的状态。如果给打着改革旗号故意捣乱的人画画像,描描脸谱,这些人就是标准的仇和像、仇和脸谱。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鼓吹要宽容改革者,允许改革者有失误,甚至允许改革者犯错误,这股舆论的出现,客观上为打着改革旗号故意捣乱的人壮了胆,所以,人们发现,虽然抓了一大批仇和式人物,但仇和式人物仍后继有人,层出不穷,队伍似乎还有壮大之势。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深思原因,就是在于没有分清改革和故意捣乱的界线,错误地把故意捣乱也当成了改革,认定成了改革。
其实,只要稍微过过脑子,故意捣乱是可以一眼就能看得出来的,鉴别起来并不困难,很多时候,欠缺的就是“认真”二字。
故意捣乱当然会有一些手法,也当然会有一些借口,故意捣乱的人也决不可能自己承认自己是在捣乱,他们往往表现得比谁都更进步,比谁都更有变革精神,“改革开放”不离口,“市场经济”不离口,就是故意捣乱的人装腔作势的经典形象。但捣乱就是捣乱,不管故意捣乱的人妆扮得多正经,窜跳得多得体,都逃不脱人民群众的眼睛,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眼就能看出真假。
明明是在故意捣乱,却还要把自己妆扮成改革者,这就是典型的人格扭曲,典型的两面人,虽人却鬼,令人不耻。
社会资本一替代国有资本,企业就可以变好,这种谎话恐怕连小孩儿都不会相信,运营社会资本的人并没长三头六臂,并不是什么超人,也并不比运营国有资本的人高明到哪里去,社会资本替代国有资本的过程,人们并没有发现出现了多少惊喜事件,相反,进入人们视野的,倒是仇和、杨晶式腐败分子更多了,长生、安邦式问题企业更多了,人们倒是普遍感觉到,收入更少了,谋生更艰难了。
社会主义再怎么时代化,总不可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而总想用私有资本去置换公有资本的人,很明显就是在挖社会主义的墙角,如果这样的人也能算是改革者,那么常凯申就可以被尊奉为“改革者”的祖师了。
鉴于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存在严重失衡的特殊情况,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须坚持两个方向,一是社会资本进入国有企业,只能采取增资扩股的方式,严格禁止转让国有产权,而且要确保混合成型后,国有资本比例不低于50%,对违反这一方向的谋划操作者,要立案调查,严肃处理;二是要积极堆动民营企业改革,疏通国有资本、集体资本进入渠道,要政策性规定,大型民营企业必须内含国有资本,国有资本比例以一定时期后不低于50%为目标。中小型民营企业必须内含集体资本,集体资本比例以一定时期后不低于40%为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要发扬斗争精神,这个号召是非常英明的,对隐藏的不良分子就是要进行斗争,决不能让隐藏的不良分子断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打着改革旗号故意捣乱的人就是隐藏的不良分子,对这样的人决不能讲宽容,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是改革者,他们的行为根本就不能用失误和错误来衡量,他们是罪人,他们是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搞破坏,涉嫌重大违法。
进入新时代,我们的社会需要正气,如果谁都持守一种“不关我事”的狭隘境界,看出了问题,也不出声,我们这个社会就会演变成一个正不压邪的社会,就会再现坏人猖獗的历史,真的出现了这种情况,那将是中华民族的重大不幸。
打着改革旗号故意捣乱的人,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对手,这是一群非常奸诈的人,十分可恶的人,对这类人,仅靠人民群众去揭露是远远不够的,纪检监察部门要创新思路,拓宽办案领域,担当打击主力,为守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挥出应有作用。
(作者系信阳红色资源发展中心宣教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