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一些地方领导的发展思路依然停留在过去,口头上强调发展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是重中之重,实际上热衷于城市改建和扩建,甚至不惜代价创建古城,不断推动城市房地产市场及教育资源的规模无限扩展,导致农民市民化热潮持续,农村学生大量流失。如此态势发展下去,岂能实现乡村振兴,分明是加速农村的消亡。

乡村振兴的明显标志是农村就地城镇化,而不是农民市民化。以往一味推进农民市民化不仅导致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同时给城市带来就业危机。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势必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显然,刘庄、南街、周家庄,以及时代楷模代村、战旗村就是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实现了就地城镇化。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势必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及村庄之间的融合发展,进而使农村的文化教育、居住环境、生活条件得到巨大改善,让农民觉得乡村不比城市差,甚至乡村好于城市。如:周家庄乡的发展就是典型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及村庄之间的融合发展。到了河北省晋州市,便会发现晋州市最好的生活居住区不在市区,而是在周家庄乡。最好的教育资源从幼儿园到高中,也不在市区,而是在周家庄乡。同样,到了山东省临沂市的兰陵县,便会发现代村的发展已明显超过了县城。代村不仅把全村的土地流转回村集体经营,而且联合周边五个村组建代村社区党委,通过党组织融合带动人才资源、土地资源的整合,建起现代高效农业项目——“国家农业公园”,实施了“田园新城”项目,覆盖代村及周边11个村庄,辐射20平方公里及2万多村民,明显体现了村庄之间的融合发展。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一些地方领导的发展思路依然停留在过去,口头上强调发展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是重中之重,实际上热衷于城市改建和扩建,甚至不惜代价创建古城,不断推动城市房地产市场及教育资源的规模无限扩展,导致农民市民化热潮持续,农村学生大量流失。如此态势发展下去,岂能实现乡村振兴,分明是加速农村的消亡。
(作者系山西省代县县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