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明:遍地英雄下夕烟 ——读王宏甲新著《走向乡村振兴》 - 昆仑策
-
周建明:遍地英雄下夕烟 ——读王宏甲新著《走向乡村振兴》
2021-05-0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了“两个百年”的宏伟蓝图,提出到2020年农村9899万贫困人口要全部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九大又进一步提出实行以产业兴旺、环境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的乡村振兴战略。《走向乡村振兴》正是以此为主题,用报告文学的形式记录了在乌蒙山腹地的贵州省毕节市和山东省烟台市所进行的实践。
毕节市:村集体合作社覆盖所有行政村
毕节市是多民族聚集地区,彝、苗等少数民族占全市937万人口的25%,这里属喀斯特地貌,石漠化严重,是贵州省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1985年6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习仲勋曾对一篇反映毕节赫章县一万两千多户农民断粮的材料做出批示:要求省委对这类地区规定时限,有可行措施,有计划、有步骤扎扎实实地多做工作,改变这种面貌。同年7月,习仲勋同志专门嘱咐赴贵州任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要专门关注毕节的贫困情况。胡锦涛同志到任后用两年时间进行调研,发现贫困和生态恶化是困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1988年1月,贵州省正式向国家提出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区”的构想。1988年6月国务院批准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毕节从此承担起这两个方面的体制机制探索任务。2016年11月,安顺市委书记周建琨调任毕节市委书记。当时毕节有11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81个贫困村、7个贫困县必须按时脱贫,有15.82万留守儿童和15.23万困境儿童需要妥善安排。2016年12月26日,周建琨在全市党代会上代表市委提出了“大党建统领大扶贫、大安全、大发展”的思路。提出要全面落实习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切实担当起“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的责任使命,首先要抓好各级党的建设,建设一支有理想、有群众情怀、有责任感、有能力的党的队伍;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建设好毕节试验区,关键是重新把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共建共享共治的机制,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脱贫致富能力,同时必须全面提升老百姓的安全感。以 “大党建统领大扶贫、大安全、大发展”为指导思想,毕节揭开了脱贫攻坚和国家试验区建设新的一页。第一,市县乡镇书记挂帅,在脱贫攻坚和试验区建设中建党,做到尽锐出战,深入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扎扎实实为贫困户、为群众解决困难,在帮助农民抱团走市场中锤炼党性,增长才干。第二,下大力抓好农村党组织建设,选好培好管好带头人,通过党支部领办集体合作社把群众组织起来,实现党组织对农村社区和整个生产链的全覆盖,联合多种经济主体,抱团走市场,实现共同发展,充分发挥群众自治组织在乡村建设和治理中的作用。在毕节的实践中,党支部领办集体合作社是农村基层党建和把群众组织起来的关键环节。一是把村集体的资源、资产、资金组成集体股份合作社,属全体村民所有。二是由党支部带领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的“三资”入股,覆盖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联合各种经济主体共同发展。到2020年底,毕节市党支部领办的村集体合作社覆盖所有行政村,全市61.7%的农户和61.2%的农村人口入社,产业发展总收入18.6亿元,村集体经济积累14.49亿元,全面消除了“空壳村”,带动了农民致富。在有条件的地方,毕节还进一步发展起乡镇合作联社,更进一步增加了抗风险能力。党支部领办集体合作社,也把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聚焦到在“领办”中起到核心作用,实现在村集体、贫困户、各类经济主体合作共赢下的产业兴旺,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路径。2018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建设做出重要指示:“现在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到3年时间,要尽锐出战、务求精准,确保毕节试验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时,要着眼长远、提前谋划,做好同2020年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对照总书记的指示,毕节市委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和对各项工作的领导,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来。《走向乡村振兴》记录了贵州从省到村五级书记一起抓,深入群众,细致地落实国家的各项扶贫政策,耐心地说服贫困户易地搬迁,帮助群众组织起来,协调、指导合作社的产品进入市场,打通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在昔日的乌蒙山腹地发展出一系列新兴产业,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实现了周建琨书记提出的 “四个留下”目标:
烟台市:全面推行新型合作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烟台市地处胶东沿海,不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但当地农村普遍存在五大问题:集体穷,大部分村的集体经济收入都是“空壳”;支部弱,个体小农生产加上无集体经济,党支部失去号召力,党群关系越来越疏远;群众散,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割断了群众与集体的纽带,弱化了群众本有的集体意识,农民往往只要权益不要义务;产业衰,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产业老化;合作社乱,大部分专业合作社只是为了完成上级任务成立的“空壳社”,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这五大问题反映了烟台在乡村振兴中需要破解的难题。2017年起,烟台市委组织部推动党支部领办村社合一的生产合作社,几年时间开创出一个乡村振兴的新局面。到2020年,全市6441个行政村中,已有3045个村党支部领办起合作社,带动新增集体收入3.9亿元,群众增收5亿元。2020年11月3日,《人民日报》介绍了烟台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经验。烟台市也因这一工作成绩获省委组织部授予的2019-2020年度组织工作创新奖。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新时代的英雄人物,烟台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变强,年轻人陆续回来,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解放思想,加强基层党建,带领群众实现乡村振兴
地处西部和东部的毕节和烟台这两个地区,虽然发展水平、条件、问题不尽相同,但都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通过思想大解放、党建大突破,体制机制大改革,闯出一条切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组织群众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路径。《走进乡村振兴》也是一本用脚走出来、用心写就的报告文学。它记录了乌蒙山腹地昔日触目惊心的贫困现象,也记录了从20世纪80年代起习仲勋同志、胡锦涛同志,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的牵挂与指示,更记载了贵州省委省政府、毕节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委县政府、乡镇党委、村党支部、扶贫工作队、各条战线的帮扶力量、无数奋战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的干部,以及广大农民群众在这个时代可歌可泣的事迹,也记载了烟台市委组织部、县市区乡镇、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创办合作社的动人事迹。这里有昔日的眼泪、心酸与无奈,更有今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毕节和烟台“遍地英雄下夕烟”的动人画卷。2021年3月25日,中共毕节市委作为脱贫攻坚的先进集体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表彰。同时,毕节的一批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书记、扶贫干部也受到表彰。正是他们与其他战友一起,带领广大群众用汗水和热血改变了昔日贫穷落后的面貌,在毕节大地上画着更新更美的画图。随着报告文学《走向乡村振兴》问世,我们期待有更多的人关心毕节和烟台的实践,同时也希望在乡村振兴的历史大潮中,涌现出更多更好的经验。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原所长、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授权】,转编自“经济导刊”)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