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习主席又一次强调了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指出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解决问题的措施想得更周全一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
“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在此之前,习主席曾在多个场合强调“底线思维”。今年年初召开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也将主题定位为“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底线思维”是什么?党中央、习主席为什么如此重视“底线思维”?
底线思维,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思维。实践证明,中国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离不开“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底线思维。
“底线”之“底”,就是承载事物持续上升发展的稳定基石。底线若破,满盘皆崩,最坏的结果便随之而来。预判风险所在是防范风险的前提,把握风险走向是谋求战略主动的关键。毛泽东同志常说,“在最坏的可能性上建立我们的政策”“把工作放在最坏的基础上来设想”。
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在加拿大丘吉尔瀑布水电站,常年备有一辆紧急情况下使用的“逃生巴士”,每天24小时在控制室出口待命。尽管1971年电站投运以来巴士从未使用过,但40多年来工作人员仍然每天坚持检修,只是为了在出现未知自然灾难、电站防御系统失效等极端情况下启用它。从最坏处准备,向最好处努力,这对我们开展军队建设,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颇有启示意义。
如今,深度融入世界的中国,与世界的互联互动变得空前紧密,也无时无刻不感知着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灰犀牛”和“黑天鹅”隐藏在各个角落。
“我们捍卫和平、维护安全、慑止战争的手段和选择有多种多样,但军事手段始终是保底手段。”守乎其低而得乎其高,军队实力强大,底气才足、腰杆才硬,我国在国际竞争中便可大展拳脚。
“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和南湖革命纪念馆,习主席面对揭露列强瓜分中国野心的《时局图》、“清末主要赔款简表”、马克思关于清帝国安于现状走向没落的评价“久久凝视”。习主席饱含着底线思维的忧患意识,时刻提醒全党全军:必须看到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的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居安思危的忧患,不因胜利而骄傲,不因成就而懈怠,不因困难而退缩。
战士生来为打赢,这是我们从军的初心,也是革命军人的底线。对每名军人来说,个人的懈怠看似是微不足道的小风险,但倘若人人思想放松,个个麻痹大意,小风险必定会积累成大隐患,最终酿成北洋海军式的功亏一篑。
只有把敌情设想得复杂些,把困难设想得严酷些,提前做好各种应对准备,多在僵局、危局、险局、残局、败局中磨炼砥砺自己,当那一天真的来临,才能亮剑必胜,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