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新生:分析台湾问题不能奉行机会主义 - 昆仑策
-
乔新生:分析台湾问题不能奉行机会主义
2021-10-24
【提 要】解决台湾问题既不能寄希望于中美关系改善,也不能寄希望于大陆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向台湾输送更多的经济利益。台湾问题是政治问题、法律问题。台湾民进党执政当局为了达到台湾独立的目的,无所不用其极。在台湾问题上,绝对不能奉行机会主义。
台湾问题是困扰中国现代化的重要问题。在如何解决台湾问题上,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分歧。首先,一些学者认为,台湾问题只是中国现代化道路上一个问题而不是决定性的问题,台湾问题并不如人们所想象的那么重要,解决台湾问题必须从长计议。少数学者和决策者认为,中美关系改善,台湾问题自然会解决。中美关系恶化,台湾问题就会变得非常棘手。所以,解决台湾问题,必须处理中美关系问题,只有中美关系改善,台湾问题才能得到解决。可以非常坦率地说,这种机会主义策略本世纪初期盛行。毛泽东同志的确说过,台湾问题不是中美关系的全部,台湾问题不应该影响中美关系的大局。但是,如果曲解毛泽东同志关于台湾问题的思路,有可能会导致解决台湾问题变得遥遥无期。中美关系中,台湾问题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但是,台湾问题不是中美关系的全部。台湾问题对美国并不重要,但是,没有美国,对解决台湾问题非常重要。换句话说,台湾问题是横亘在中美关系之间的核心问题。如果没有美国的干预,台湾问题就会得到解决。反过来,正是由于美国的干预,才导致台湾问题得不到解决。没有美国,对于解决台湾问题十分重要。假如把解决台湾问题的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或者希望美国在解决台湾问题上,能够扮演积极的角色,那么,就是典型的与虎谋皮。笔者多次指出,本世纪初期中国在解决台湾问题上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产生了正反两个方面效果。中国国民党在台湾执政期间,强调经济优先,拒绝讨论政治问题,从中国大陆获取大量经济利益。对于中国国民党的机会主义策略,中国大陆台湾问题决策者没有高度重视,而是乐观地以为,中国大陆对台湾出现的贸易顺差,有利于加强大陆与台湾的经贸关系,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创造条件。事实证明,这是典型的痴心妄想。国家统一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是一个法律问题,与经贸关系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并没有直接联系。虽然大陆不断地向台湾输送商业利益,台湾对大陆存在巨大的贸易顺差,但是,台湾岛内的政治形势却在不断地恶化。恰恰是在中国国民党执政期间,台湾岛内台独分子猖獗。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根本原因就在于,台独分子充分利用中国国民党机会主义政策,一方面从大陆获取商业利益,可是另一方面,破坏海峡两岸政治关系。大陆与台湾执政当局签署的服务贸易协议,之所以在台湾立法部门难以通过,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国民党执政当局的机会主义政策,让台湾民进党有可乘之机。他们充分利用中国国民党执政当局在处理海峡两岸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地恶化海峡两岸关系,从而使大陆一系列对台优惠政策,变成了台湾民进党执政当局攻击大陆的武器。
历史教训值得注意。如果把解决台湾问题的希望寄托在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上,或者寄希望于中美关系改善,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创造条件,那么,最终必然会是缘木求鱼。
处理海峡两岸关系,必须吸取历史教训,万万不可以机会主义对待台湾民进党执政当局的两岸路线。当初中国国民党执政当局在处理海峡两岸关系问题上奉行机会主义的路线,从而使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机会丧失。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在处理海峡两岸关系问题上,和平统一希望渺茫,大陆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一劳永逸地解决台湾问题。其次,台湾问题的本质就在于,台湾民进党执政当局勾结外国势力,试图借助于美国的力量,实行武装割据,并最终实现台湾独立。
这当然是痴心妄想。可是,如果认为中美关系改善,有利于和平统一,那么,就会作出错误决策。中美关系改善,不可能为海峡两岸和平发展创造条件。当中美关系发生变化的时候,台湾问题就会浮出水面。
台湾之所以处在中美关系发展风口浪尖,根本原因就在于,台湾民进党执政当局主张台湾独立。美国充分利用台湾民进党执政当局给中国制造麻烦。当美国认为海峡两岸和平发展有可能会导致和平统一,美国一定会从中作梗,千方百计破坏海峡两岸关系。如今美国在台湾找到了一个重要的战略伙伴,那就是台湾民进党执政当局。台湾民进党执政当局对美国俯首帖耳,唯美国马首是瞻。为了配合美国印度洋太平洋战略,台湾民进党执政当局几乎将台湾掏空,购买美国的武器。美国试图把台湾变成一个军事堡垒,一方面培养台湾岛内的职业军人,让他们在关键时刻充当炮灰;另一方面,希望加强与台湾的情报合作,充分利用台湾这个前沿阵地,收集中国大陆的情报,以便在关键时刻,先发制人。
令人感到担忧的是,中国大陆一些对台工作者似乎还没有看到迫在眉睫的威胁。他们仍然希望中美关系改善,为和平统一创造条件。中美关系改善,只会加速台湾独立的步伐,不可能为国家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其中的道理非常简单,美国希望借助于台湾问题牵制中国。只要中国不放弃台湾,美国就不会在台湾问题上扮演积极和平的角色。美国就是要充分利用台湾牵制中国,遏制中国的发展。寄希望于中美关系改善,解决台湾问题,完全是与虎谋皮。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台湾都会成为中美关系恶化的导火索。中美关系改善的前提条件是中国大陆彻底放弃台湾。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在处理中美关系问题上不能颠倒因果关系,而应该充分意识到,只有中国大陆解决台湾问题,中美关系才能彻底改善,而不是因为中美关系改善,中国才能实现国家统一。在国家统一的问题上,不能对美国抱有任何幻想,因为美国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利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阻碍中国的和平统一。美国充分利用台湾民进党执政当局的离心离德,在台湾问题上大做文章。而台湾民进党执政当局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一定会卖身投靠美国,死心塌地地为美国卖命。解决台湾问题,只能依靠中国自己,任何对美国抱有幻想的外交策略,都是非常危险的。第三,中国大陆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固然有利于国家早日统一,但是,中国大陆经济实力的增强与实现国家统一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不能寄希望于中国大陆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从而实现国家统一。
中国大陆的实力增强,可以增加向心力,但是,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台湾问题早已不是经济实力问题,台湾问题也早已不是国家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问题。台湾问题的本质是一个法律问题,台湾民进党执政当局是一个背叛国家的犯罪集团。如果寄希望于大陆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吸引台湾同胞赞成国家统一,那么,就是典型一厢情愿。
不论是从历史来看,还是从国际现实来看,实现国家统一,是一个主权问题,是一个法律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是一个民族情感问题,与国家经济实力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是,并没有必然联系。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一些分裂势力之所以宣布独立,不是因为他们追求经济利益,而是因为他们希望在国际社会独树一帜,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台湾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台湾民进党执政当局挂羊头卖狗肉,打着“中华民国”的旗号,在台湾岛内推行台湾独立的路线。台湾民进党执政当局为了达到独立的目的,无所不用其极。海峡两岸经贸关系不断发展,大陆对台湾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即便如此,台湾民进党执政当局仍然千方百计阻碍海峡两岸经贸交流,推行所谓的“新南向”政策,甚至以财政补贴的方式,吸引东南亚国家的游客。台湾民进党执政当局这种完全放弃经济利益,不断割裂海峡两岸关系的做法,完全是出于政治目的。如果寄希望于中国大陆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生巨大的向心力,从而使海峡两岸和平统一水到渠成,那么,最终必然会使竹篮打水一场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是民心所向。至少从目前情况来看,台湾民进党执政当局希望海峡两岸和平分裂,台湾宣布独立。正因为台湾岛内并没有阻碍台湾民进党执政当局鼓吹台湾独立的政治势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愿望实现变得遥遥无期。假如把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希望寄托在台湾岛内的政治势力上,那么,海峡两岸和平统一没有希望。这是因为无论台湾岛内的中国国民党,还是台湾岛内的台湾民进党,在国家统一的问题上,态度基本一致。中国国民党虽然反对台湾独立,但是,中国国民党主张“维持现状”,也就是希望海峡两岸长期处于分治状态。这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极为不利,对于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政治障碍。实现国家和平统一,是这一代中国人的历史使命,如果不能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早日实现国家统一,那么,当代中国人对不起列祖列宗。解决台湾问题,既要强调和平发展,但同时又要保持高度警惕,中国人民解放军必须枕戈待旦,以大无畏的决心和勇气,做好军事斗争的准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台湾问题早日解决。分析大陆的对台政策,笔者始终认为,大陆对台政策都是出于善意的目的。上个世纪90年代,大陆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充分表达了和平统一的强烈愿望。进入本世纪,加强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就是希望实现国家和平统一。只不过在和平统一的问题上,大陆一些学者和少数决策者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认为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有利于和平统一。笔者对此发表不同意见,受到一些压力。但是不管怎样,我们应该向前看,面对现实,找到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案。如果只是纠缠于过去政策实施效果,而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制定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案,那么,有可能会使中国在国家统一的问题上面临更大的挑战。当前对台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充分了解台湾岛内居民的构成,登记造册,为实现国家统一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如此,应当为实现国家统一之后,管理台湾做好充分的组织干部准备。只有未雨绸缪,统筹兼顾,才能早日实现国家统一。(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乔新生”)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