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疫是场大考,治理疫情谣言更是一场大考。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谣言产生之多、传播之快、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危害之大,实属罕见。病毒侵害的是人的肌体,而谣言毒害的则是人心,从某个角度讲,谣言带来的危害,甚至比病毒本身更加可怕。在当前抗“疫”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也反映出我们在谣言治理上反应迟缓、被动滞后、权责不清、方法简单、手段单一等问题,有的险些酿成重大舆情事件。由此反思,我们应当重新审视一下近年来在谣言治理上的经验和存在不足,重新思考一下新时代如何构建谣言治理体系、提升网络谣言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是构建多方参与、专业权威、协同高效的民间辟谣治理机构。治理谣言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发挥政府部门的主体作用,也需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比如,英国在社区设立公民咨询局,为民众答疑解惑,消除谣言影响,工作人员由社会不同领域的、有专业知识的志愿者构成;西班牙巴塞罗那市政府设立“抵制谣言代理人”岗位,专门负责破除谣言、传播真相,帮助公民及时辨析谣言。民间辟谣机构,作为政府辟谣机构的有益补充,是新时代发挥社会力量、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民间谣言治理机构较多,比如,较有影响力的“辟谣联盟”,是网民自发建立的自律组织,目前成员已将近数千人,专注于微博辟谣,发挥着辟谣信息汇总、谣言举报信箱、谣言分析智库、谣言揭露窗口和辟谣者交流平台等功能。再比如,微信公众平台辟谣机构,引入权威性的、专业性的机构进行辟谣,目前已与包括网信、公安、媒体共计780家权威机构形成辟谣合作,2019年,微信平台共生产17881篇辟谣文章,辟谣文章阅读量1.14亿次。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许多互联网平台纷纷开通了辟谣平台,如百家号联合专家推出百家号辟谣榜,百度上线了新型肺炎频道、疫情热搜、实时疫情地图等功能,腾讯上线“较真查证”,帮助大家在鱼龙混杂的信息中甄别谣言。民间辟谣机构,优点在于能够以比较相对中立的、无偏见的姿态去发动社会力量,将信息在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之间互相传递,起到桥梁作用,并能以相对专业、公正、客观的方式应对谣言、解释真相。缺点也比较明显:一是权威性不足,尤其是涉及政府部门谣言、重大事件谣言,需要政府及时信息披露进行辟谣;二是力量比较分散,各自为阵,缺乏有效整合,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三是难以持久运行,民间辟谣机构多是公益性,作为机构,必须要有盈利才能健康、持续、正常运行。由此建议:构建一套多方参与、专业权威、协同高效的民间辟谣治理机构。建议:①科学有效整合当前民间辟谣机构,对一些有影响力的民间辟谣机构,政府要多扶持,加强与之合作,对一些打着辟谣旗号的民间组织,要坚决依法予以取缔;②鼓励支持成立一批专业性强的民间辟谣机构,比如医疗辟谣联盟、食品辟谣联盟、自然灾害辟谣联盟等,从科学性、专业化的角度辟谣;③鼓励支持一些新媒体平台开设辟谣平台,鼓励支持一批网络大V带头开设辟谣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利用自己在网络中的话语权来协助官方进行辟谣,充分发挥好网络意见领袖“公众舆论引导者”和“社会正义守护人”的角色作用。
三是新媒体平台。主要指微信平台、新浪微博平台,以及今日头条、百家号、一点号、搜狐公众号、企鹅号等。建议各级党政机关负责谣言治理的职能机构在新媒体平台上设立辟谣专门账号,由专人负责运营,主要推送辟谣信息、谣言危害、如何识别谣言等信息。相比网页平台、短信平台优势在于:与网页平台相比主动性强,是一种针对用户的主动推送,便于和用户进行及时沟通;与短信平台相比,主动推送内容不受字数限制,形式比较活泼,内容涉及面广,既可以辟谣又可以科普、预警,是对网页平台、短信平台辟谣的一种有益补充。比如,新浪微博开设的“微博辟谣”号,拥有粉丝178万,济宁市在新浪微博开设的“济宁市全媒体辟谣平台”,也拥有粉丝达7万之多; 2019年微信平台共生产17881篇辟谣文章,辟谣文章阅读量1.14亿次(《2019年网络谣言治理报告》);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针对新冠病毒期间谣言传播情况,开设“疫情谣言粉碎机”,截止2月16日已更新338条辟谣信息。由此可见,新媒体平台在辟谣阵地上大有可为、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