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立虹:“倒退”蚍蜉难撼新时代改革大树 - 昆仑策
-
侯立虹:“倒退”蚍蜉难撼新时代改革大树
2021-08-26
“倒退”蚍蜉难撼新时代改革大树
【作者按】今年4月昆仑策研究院提出一个重大问题,一些西化分子和私有化吹鼓手不断挥舞“倒退”的大棒,谁向社会主义方向前进,他们就说是“反改革”;谁讲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发展集体经济,他们就给扣上“改革倒退”的帽子。迎接建党百年,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能不准确解读“倒退”的本意本质,遵循党百年“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主张和史实,戳穿曲解、滥用和别有用心的乱用之害,为真正的“进步”和“倒退”正名。故而推出关于“倒退”辨析的系列文章,第一至四篇见【相关阅读】,此为第五篇(终结篇)。
“倒退”,是一种思维,也是一种行为,还能形成一种反动逆流,可现在居然成为一种改变新时代改革大方向的痴梦。这就是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既得利益者,在我国进入了新发展时代、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方针、围绕“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战略深化实现共同富裕改革的大势面前,仍然抱着固有的西化渗透观念,继续做着牺牲大多数利益的美梦。尽管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大政方针,他们不敢明目张胆反对,就打着关心改革的幌子,以极其阴险的手法和特别狡猾的伎俩,牵强附会把“倒退”缠绕于改革,企图以“倒退”的鼓噪干扰改革的方向。这等蚍蜉撼树、螳臂挡车的行为的确可笑可耻,但其在改革重大问题上形成的杂音,竭力充当坏一锅汤的老鼠屎之卑劣,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警惕。
偷换“计划与市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概念,鼓吹完全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混淆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本质区别,实质是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彻头彻尾倒退。只有把市场和计划当作为社会主义服务手段,才是真正的进步。
社会主义改革需要正确对待市场和计划,需要把市场和计划当作为社会主义服务手段,使改革真正朝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有机统一。可一些人依然坚持80年代以来主张的完全市场化,依旧把搞“完全的市场经济”喊得震天响,幻想将一切生产要素都推入市场调节实行“完全的市场调节”,否则就给改革戴上倒退的帽子。众所周知,实施“完全的市场调节”,一个绝对前提就是完全私有化,而社会主义就是针对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盲目生产造成周期性经济危机和贫富两极分化,经过无数先烈流血牺牲进行推翻剥削制度的社会革命才诞生的先进社会制度和先进的生产关系,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人民民主政权的制度基础上,党代表人民领导经济、人民政府对国民经济实行有计划的引导、管理和调控,是不可或缺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取消党对经济的领导、取消国家对经济的管理调控,搞“完全的市场调节”,那还叫什么社会主义?早在1979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显然,邓小平这些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是反对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要求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关系,把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都用起来,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而公知精英偷换“计划与市场”手段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概念,阉割歪曲邓小平同志讲话本意,企图在手段上只要市场、不要计划,取消党和国家对经济的领导权和管理权,从根本上颠覆社会主义制度。其实,他们鼓吹的“完全的市场经济”在全世界任何国家都找不到,即使被他们尊封样板的美国和欧洲也做不到。特别是美国霸权到处搞经济制裁,处心积虑地搞经济颠覆,动辄以政府牵头打贸易战,甚至组成西方联军打贸易战,哪有“完全的市场经济”和“完全的市场调节”的影子?资本主义有计划,但主导力量是私有化的市场调节,社会主义有市场,但主导力量是公有制的计划调节,一味强调“完全交给市场”,不仅在经济上是痴人说梦根本做不到,而且在政治上将动摇党的领导根基。新自由主义公知鼓吹“完全的市场经济”,本质就是取消党的领导的完全市场化,由此在中国所造成的资源性破坏、楼价飞涨虚高、经济结构扭曲和失衡,已经证明其在中国行不通。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纾困和发展,明确要求打击原材料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行为,不仅在半个月内连续三次关注大宗商品及原材料等价格上涨的问题,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行为,而且3次“剑指”原材料涨价,迅速遏制疯涨的钢材价格,钢材品种价格连跌7天,充分显示了计划调节的威力和效果,也为多年来的市场化争论做了权威的回答。事实证明,别有用心把完全市场化当作改革方向,取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的有计划发展的本质要求,才是彻头彻尾的倒退。中国抗击疫情的伟大胜利,恢复生产的化危为机,也向世人昭告,唯有把市场和计划作为手段都为社会主义服务,才是真正的进步。
改革的立场方向关乎中国旗帜和中国道路,落实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捍卫公有制主体地位,抵制经济私有化和资本主义化,是改革反倒退的集中表现。
改革改什么,向哪个方向改,是改革的立场和方向,也决定着中国旗帜和中国道路。习近平同志提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则是现阶段改革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可那些西化渗透分子和新自由主义者为了否定公有制的现实性和合理性,把改革目标定位于建立以“反垄断、反政府干预、反腐败、反权贵资本主义或国家资本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所谓“现代市场经济”,实质是反对党和国家等上层建筑掌握生产资料,即要取消国有企业,彻底私有化即资本主义化,否则就被他们污蔑为“改革倒退”。因此落实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指示,捍卫公有制主体地位,抵制经济私有化和资本主义化,便成为改革反倒退的集中表现。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早在1979年就指出,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不是为了剥削。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这些特点,我国人民能有共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理想,共同的道德标准。尽管我们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其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但是我们决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决不学习和引进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邓小平同志还指出,上海有个所谓“民主讨论会”,其中有些人诽谤毛泽东同志,打出大幅反革命标语,鼓吹“万恶之源是无产阶级专政”,要“坚决彻底批判中国共产党”。他们认为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好,因此中国现在不是搞四个现代化的问题,而是应当实行他们的所谓“社会改革”,也就是搞资本主义那一套(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国经济网2007年05月,来源:新华网)。从邓小平同志“决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和坚决反对“搞资本主义那一套”,到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都表明“推进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我们的改革确保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而私有化和资本主义化的改旗易帜、改弦更张,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就是改革的倒退。
宋方敏同志曾在《究竟谁是中国经济的顶梁柱?——不能放任国企私有化的舆论导向》一文中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写进宪法和党章的规定,因此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无论丢了哪一个都会犯方向性或政策性的错误。文章列举了一些有话语权的官员和学者为了强力推进经济私有化,玩弄诸如“淡化所有权,强化产权”,打着“民营化”推进“私有化”种种“词汇游戏”,以实质性改变公有制性质进行所谓改革“实质性的突破”,所以作者引用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国企党建工作会议上所讲的两段话对这种打着“改革”旗号的私有化论调给予有力抨击,并以大量铁的事实论证了国有企业的中流砥柱作用,从中得出一个基本事实和道理,那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国有企业这个最重要的市场主体,只有国有企业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替代的“顶梁柱”,党“两个毫不动摇”方针是不可动摇的根本方针。所以特别强调,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不能以取消公有制经济性质为代价,也不能听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出现讲“国有化”大逆不道、讲“私有化”天经地义的怪现象,必须认真落实习近平同志强调的“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促使“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联想到近日被查处的高官大老虎,两年前还在大会上宣称要给私企当好“店小二”“保姆”,叫嚣“谁跟企业过不去,特别是民营企业过不去,我们就跟谁过不去”,足以表明大肆为私企鸣锣开道的背后,必然存在着不可见人的交易,也是把改革引向邪路的黑手。正如宋方敏同志文中所呼吁,希望有关领导、部门和媒体能够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贯彻习总书记讲话精神,自觉坚持人民的立场,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在勇于为私营经济说话的同时,也要为捍卫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反对私有化错误倾向,拿出一点敢于发声“亮剑”的勇气来。从某种程度上说,这表达了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推进改革,身体力行反对改革倒退的心愿和呼声。
习近平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旗帜,也是深化改革的引领。唯有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方能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遏制私有化惯性倒退倾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全面深刻地论述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问题,不仅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还依据新发展理念包含的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新知识、新经验、新信息、新要求,强调将把握新发展理念作为政治性要求和知识性、专业性要求。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指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旗帜,也是抵制真正倒退的根本所在。
所有制关系的社会性质,是社会制度的基础性、决定性标志。在所有制结构中,是否坚持国有经济为主导、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这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标志,是与腐朽没落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区别。而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为了下大气力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最后的目的和归宿,是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新发展理念,就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支撑,是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治国理政的主要遵循。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就必须解决所有制结构的协调完善问题,其实质是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任何放弃社会主义这个人类社会最大的制度创新,无论找出多少“理由”,编出多少“理论”,都是彻头彻尾的倒退。
以新发展理念的视角观察社会现状,就会发现我国社会存在着所有制不协调状况。其显著表现在于,国有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体不主、不强反弱,私营企业特别是大资本企业喧宾夺主、反客为主,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被异化的风险。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等治国理政重大原则,千方百计,排除千难万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稳妥有序地全力破解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不移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同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企业健康发展,这无疑是在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协调完善,将中国带入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新时代、新发展阶段。这就预示着那些以极其险恶的用心,把国有企业和集体经济私有化说成是改革开放成果,鼓吹“淡化所有制”、实行“所有制中性”,企图在理论混淆中偷梁换柱、用私有制为主体取代公有制为主体的阴谋必将破产,他们逆历史潮流而动、拉改革倒车的行径必定会失败。
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判定为谁改革的根本标准,也是反对“改革倒退”、防止改革成为“倒退”代名词的必由之路。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深刻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党能够取得百年辉煌,就是因为党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坚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改革也是这样,她能不能得到人民拥护就在于是不是坚持这个根本出发点,而衡量改革效果的关键也在于是不是站在人民立场,不同的立场就有不同的标准,正如古人所说“春雨如膏,农夫喜其润泽,行者恶其泥淋;秋月如镜,佳人喜其玩赏,盗贼恶其光华”。共产党的土地改革,可以说深受人民欢迎,连国民党都承认其巨大历史和现实作用,甚至还模仿共产党搞土地改革,然而几十年之后居然有人公开否定土地改革;共产党实行人民当家作主,是亘古未有的政治改革,人民群众欢欣鼓舞,迸发出史无前例的建设社会主义热情,可有人硬是要以“改革”名义把当家作主的工农变为弱势群体;习近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强调站在人民立场深化改革,让人民参与和评判改革,可有的人硬是坚持以资本为中心,以企业家满不满意为标准;习近平多次强调改革是有原则的、有立场的,不能犯颠覆性错误,可有人念念不忘“与国际接轨”的改革,时不时拿“开放倒逼改革”做文章,要把中国的改革建立在西方承认和满意的基础上,甚至有人把西方满意的改革当作真正的改革,反之便认作是“改革倒退”,从根本上忘记了中国改革的目的和方向。实际上“与国际接轨”这个提法,最初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时候开始使用并逐渐流行起来的,特指我国加入WTO和其他国际性组织后,技术标准、相关法律和管理规范等要遵循国际规则。可是后来“与国际接轨”使用的领域与范围越来越广,尤其是以“与国际接轨”为借口,否定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意识形态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主张全盘西化。而“开放倒逼改革”提法也是不恰当的,开放的根本宗旨,是吸收国外资源为我所用、增强自身,而不是“融入”西方体系,开放要有底线,要有“度”,这个底线就是确保民族工业的独立自主性,这个“度”就是在对外开放的同时应当保护支持本国企业的新技术产品,不能搞“为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迎合西方对华遏制分化战略,不能自毁我国自主的工业体系和工业现代化事业长城。我国曾出台政府优先采购国产品牌的政策,却因遭到西方国家的强烈抗议而搁置,其实欧美等国在其国内一直明确地实施这一政策,为此必须扭转政府在国内市场本土工业和外资的经济纠纷中偏袒外资的错误倾向(参自高梁:“开放倒逼改革”的提法是不恰当的,红歌会2015-09-23)。
大家知道,网上有一篇文章摘引归纳了“邓小平对中国的10点警告”。第一条:“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争取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1986 年P161~162);第二条:“如果搞两极分化,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 1990 年P364)(《吸取历史经验,防止错误倾向》1987 年P229);第三条:“如果改革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1985 年P123)(《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1985年P139);第四条:反对“一切向钱看”,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1983年 P43)(《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985年P145);第五条:“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P380);等等。重温这些警告,既是不忘改革初心的提醒,也是深化改革立场原则的再警示,还是反对改革倒退的有力武器,更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改革的理论源头和支撑。重温这些警告,既有利于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判定为谁改革的根本标准,也成为反对“改革倒退”,防止改革成为“倒退”代名词的必然。
“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是毛主席对当年反华大合唱的回击。当今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正成为改革的准绳,那些西化渗透分子、新自由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走卒们,还在做着跪舔美国霸权的黄粱美梦,岂不知他们的主子内外交困苟延残喘,怎能不像几个嗡嗡叫的苍蝇碰壁,奏着“几声凄厉,几声抽泣”的哀鸣。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势不可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是一往无前,“倒退”蚍蜉难撼新时代改革大树,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侯立虹:“倒退”何以成为帽子和武器?(辨析之三)
侯立虹:关涉重大问题的“倒退”论争(辨析之四)
(全系列完;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作者授权发布)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