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阶级、阶级斗争与所谓“人类之爱” - 昆仑策
-
胡懋仁:阶级、阶级斗争与所谓“人类之爱”
2021-04-30
看到一篇以易中天为名而在网上发的文字。有点奇怪的是,作者是一个名叫宋仁的人,在这篇文字的标题上,开宗明义则写上了易中天的大名。估计是这位宋仁是对易中天采访后的一个记录吧。文章的标题没有指名道姓,用了个“他”字。但读者一看就知道易某的文中的矛头所指。本文这里暂不对其矛头所指进行评价,而是要对在这矛头所指背后的一些基本观点所存在的错误进行批评。那些错误观点如果站不住脚了,那么其矛头之所指向自然也是站不住脚的。易某人是学历史的,也是讲历史的。在这篇文字中,一上来就说,人类文明史都是以爱为本。什么博爱、仁爱、兼爱。而且说以煽动“恨”与“斗”的就是反文明。看来,易某人真的不仅不太懂历史,而且根本不懂马列主义,不懂得唯物史观。人类社会不是以爱为本,而是以生产为本,没有生产,人类仅能依赖所谓的爱就能活着吗?没有生产出来的食物,光有爱就能延续人类社会吗?把爱作为所谓人类社会之本,这就是典型的唯心史观。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与恩格斯也是开宗明义,讲到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根本无须什么人来煽动“恨”与“斗”,这不过就是在讲述人类文明史的事实。而且易某人只讲所谓“恨”与“斗”,却不讲阶级的产生与阶级斗争的由来,把所谓“恨”与“斗”作为阶级斗争的根源,这是他的唯心史观表现出来的又一个观点。马克思在1852年给约·魏德迈的信中写得很清楚: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这就是说,阶级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之后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生产历史阶段,就会出现什么样的阶级。阶级的产生与所谓“恨”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而只有在阶级产生出来之后,才会在不同阶级之间存在着所谓“恨”的情感,才会出现“斗”的行为。易某所说人类社会文明之本是爱,这更是与历史事实不符。他提到的“博爱”,是18世纪法国启蒙学者提出来的,而提出博爱观点的原由当然是因为当时的法国封建社会没有博爱,而充满了统治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仇恨。要说存在的所谓仇恨,恰恰不是什么阶级斗争理论煽动起来的,而是封建贵族与法国王室对底层人民,也包括当时刚刚出现不久的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所导致的。易文中所提出的“兼爱”,是春秋时期墨子提出来的。其原因也是因为春秋时期,战乱不断,老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墨子提出兼爱,也是要消灭这样的战争,减轻老百姓的痛苦。所谓“仁爱”,是儒家之说,也是要告诫统治者,对于普通百姓,不要过于压榨,施以仁爱或者仁政,才能保证统治者的长治久安。这样看来,所谓爱,根本不是人类社会自阶级社会出现之后的所谓文明之本,而恰恰是由于对爱的极大缺乏。所以,易某在这篇文字开篇所说的论断是完全没有根据的,更是违背历史事实的。不知道当年易某人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中讲三国的时候,是如何理解这段历史中的所谓人类之爱的。是不是因为有了所谓易某人所说的人类之爱,所以三国时期才战乱不断呢?在阶级的所谓划分上,易某人的概念也是十分混乱的。马克思说,在他以前很久,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就已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这至少说明,在资产阶级那里,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同时,阶级的范畴与经济上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而易某人所说什么特权阶级这样的说法,既不科学,也不严谨。特权者,只是描述某一个群体中与权力关系的状态,并不能说明和解释这个群体的由来。如果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说,这个群体在阶级社会中,主要是由统治阶级中的一些人所构成。他们不仅居于统治者的地位,而且还拥有与其他人相区别的特殊权利。而统治阶级首先是占有大量生产资料的剥削阶级。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至于说资产阶级是靠创造和竞争谋利的,更是很不靠谱的说法。资产阶级当然是占有大量生产资料的,这对资产阶级来说,也是资本的一种形式。有了生产资料,有了资本,资产阶级才有可能从工人阶级身上榨取剩余价值。这是资产阶级之所以为资产阶级的根本原因。早期资产阶级靠什么创造,不就是靠侵略、掠夺和奴隶贸易来积累他们的第一桶金吗?这里有什么创造?至于说到竞争,这个时期的所谓竞争不过是在对殖民地进行掠夺和压榨上的争先恐后。易某人如此为资产阶级涂脂抹粉,可见他的立场绝对是站在资产阶级一边的,而且还异常坚定。说工人阶级是特权无门,是竞争无能。前半部分说的是对的。后半部分说得不对。工人阶级不是在竞争上是不是无能,而是工人阶级根本没有机会,没有可能与资产阶级展开竞争。他们本来就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易某人如此诬蔑和贬低工人阶级,在他的眼里,不仅是工人阶级,所有的劳动者都是这些无能的人。而他与他所支持的资产阶级才是最有能力的人。这就是易某人的阶级立场很鲜明的表现。在易某人这些错误概念的基础上,他所涉及的其他概念同样也是站不住脚的,让人看上去,都是极不着调的胡言乱语。这样的人居然还要写一部他心目中的中华史,那真不知道中华民族的历史在他的笔下会被糟蹋成什么样子。至于文革,先不说对错。但有一点,我以为是值得人们关注的,随着我们离开文革的历史越久远,文革所起到的防范中国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疫苗作用就越突出。注射疫苗,是有风险的,甚至也可能出现不良反应。文革时期也确实存在着这样的风险,也出现了不良反应。甚至可以说,这株疫苗所产生的不适应的症状也是很严重的。然而,当疫苗一旦开始起作用了,疫苗后续中所起到的防范病毒感染的意义就越发显得突出。为什么在己巳风波时,东欧垮掉了,后来苏联也垮掉了,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依然屹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文革这株疫苗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直到今天,曾经的公知们花了多大的力气,搞了多少如历史虚无主义的病毒污染,但中国人民都扛过来了。谁能说,这株疫苗就只有副作用呢?(未完待续;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北航老胡之闲话”)【本公众号所编发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网站和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阅读原文”】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