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遭遇特殊就业季。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部分高校、部分专业为追求就业率“好看”,变相要求毕业生提供就业证明等表格材料,以完成就业率的统计。令人烦恼的是,毕业生本就因求职而背负较大压力,却还得分心配合“表演”。(7月13日,半月谈)
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各高校应该是千方百计帮助毕业生就业,而不是绞尽脑汁美化就业率,说到底,还是形式主义在作祟,为了保住学校的面子和形象,不顾学生实际情况,给本就处在就业压力下的毕业生徒增无谓的烦恼。
针对有些高校存在毕业生就业虚假签约等行为,教育部采取系列措施,严格核查就业数据,严肃纠正就业统计违规行为。但给就业率“注水”的行为还存在很多“隐秘的角落”,要想杜绝“表格就业”,还应从解决高校的形式主义入手。
与其过分看重就业率这个“面子”,不如将更多的心思用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这个“里子”。就业率只是体现高校教育水平的一个方面,但是暂时的就业情况并不能反映出高校真正的实力。一方面,很多毕业生对就业岗位要求较高,没有合适岗位也不愿将就,“慢就业”存在一定的趋势。另一方面,若高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就业指导没有做到位,即使毕业生成功就业,由于能力不足或岗位不匹配也可能很快失业。
因此,作为高校,不应只看重高就业率这个光鲜亮丽的表象,要多在务实上下功夫。注重教学软件和硬件的提升,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强化职业规划课程的实际效果,通过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毕业生真正享受到就业的实惠,才是高校最好的口碑。
(新闻源:http://www.banyuetan.org/jrt/detail/20200713/1000200033134991594604920411689546_1.html)
作者:曹杰 工作单位: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姚官屯乡政府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