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杨振宁回到中国旅居后,把自己的家产都捐给了国家,然后全身心地投入了搭建前沿物理学教育体系的工作当中。按照美国物理学界的权威评价,杨振宁是继爱因斯坦和费米之后,第三位物理学全才。另外,杨振宁还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The first Chinese to win the Nobel prize,而且是在1957年,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这件事的意义也绝不亚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为什么?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中国的科研水平和条件都不如别人,可邓稼先却站出来说“中国人也可以造原子弹”,而与此同时,杨振宁也站出来说,“中国人也可以获得诺贝尔奖”。所以,这给中国人带来的精神冲击是突破性的,是中国年轻一代科学人信心的基础性支撑。实际上,杨振宁自己也曾多次在许多场合表示,他取得诺贝尔奖的最大意义,就是帮助克服了中国人觉得自己不如人的心理。但是,他给年轻一代带来的还不仅仅是信心。1978年3月,在杨振宁等人的倡导下,中科大创建首期少年班。1980年,杨振宁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发起成立“与中国学术交流委员会”,资助中国学者去该校进修。1983年12月28日,杨振宁向邓小平建议:“国外认为,搞软件15—18岁较有利。”由此,科大少年班设立了计算机软件专业。1984—1986年,杨振宁倡议的“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吴健雄物理奖”和“陈省县数学奖”相继成立。1997年,在杨振宁建议下,清华大学决定根据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经验,成立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杨振宁把在清华的工资都捐了出来,用于引进人才和培养学生。2003年底,杨振宁回北京定居。清华大学盖了三幢“大师邸”,一幢给杨振宁,一幢给姚期志,一幢给林家翘,姚和林都是杨振宁劝回来的。杨振宁如今尽管已经90多岁,却依然会给本科生上课,用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启发指引着这些中国科学界的未来人才。所以,杨振宁不仅科学成绩令世界瞩目,他给我们国家带来的贡献也同样是巨大的,其中很多都是改变中国明天的宝贵资源。他,独自一人把清华大学的冷原子凝聚态的科研水平提高了几十年。他,义务参与建设了中国六十多个一流的物理实验室。他,全身心投入了中国物理学的教学工作,开展诸多免费讲座交流和实验指导。——他和钱学森、邓稼先、于敏一样,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的伟大科学家。但现在,仍然有很多的中国人仍然被网络喷子带偏,宁愿相信攻击杨振宁的言论,也不相信他的真实事迹?这难道不可怕吗?还有那条流传甚广的谣言,是说杨振宁曾经问病床上的邓稼先,为10元钱(指原子弹和氢弹研制成功之后的奖金)搞科研值不值。关于这件事,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也有过辟谣,她说,这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情:我当时就在旁边,杨振宁只是询问病情。这种智商欠费的言论,究竟是谁在带节奏?杨振宁被黑成这样,就是中国舆论场奇特生态的写照,是中国舆论场疾患深重的一个症候。不用说杨振宁了,中国的英雄人物群体,都没有几个是没有被质疑和否定过的。丁肇中在杨振宁70岁生日宴会上曾这样说:提到20世纪的物理学的里程碑,我们首先想到三件事,一是相对论(爱因斯坦),二是量子力学(狄拉克),三是规范场(杨振宁)。事出反常必有妖,蹊跷之处必有因。妖魔化杨振宁背后的动机是什么?我们需要问一句,中国的舆论指挥棒,到底在什么人手里?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的。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好怕他们为这个国家和民族,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之后,却仍只能收获恶意的负面评价。好怕多年以后的中国人会愤怒地声讨我们这个时代的舆论:西方媒体对得起霍金,但中国媒体对得起杨振宁吗?转自 鹰眼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