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我们在近期要尽可能寻找各种机会保证华为的生产能力,长远而言,整合产业链各方能力,加快芯片全产业链的突破。
日前,美国商务部宣布将修改出口管制规定,限制华为使用美国技术和软件在海外设计和制造半导体的能力。
毫无疑问,这对华为甚至对中国半导体产业来说都是空前的挑战。
我们能扛住压力并在未来取得主动地位吗?
一
回答这个问题,一方面要看眼前华为有无生存空间,另一方面要看未来华为和中国科技产业应该怎么进行战略布局。
从眼前的情况来说,华为依然有腾挪的空间。通信系统虽然也同样面对压力,但是情况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
通信系统的芯片量总体而言较少,以基站来说,一年发货不过百万。
最近几年,华为对目前这种全面打压战略态势非常清楚,可能早已经开始备货,而且现在还有120天的缓冲期可以利用。
此外,华为已经做出完全没有美国产品的5G基站,绝大部分通信系统设备对于芯片的要求没有手机高,国内企业进行代工也可胜任。
相比之下,华为的手机业务将会受到巨大影响,如果得不到芯片华为手机将会出现无米下锅的状态。
不过,按照目前的生产流程,华为的下一代手机芯片麒麟1020 SOC应该已经在生产阶段,再加上120天的缓冲期,Mate 40的芯片还是有保证的。
一段时间内,华为可以把一部分产能转到中芯国际这样的企业。
另外,台积电也在积极争取从美国获得许可证,华为还可以向高通、联发科等企业寻求购买芯片,以保持手机产品供应的能力。
从长远而言,即使台积电拿到许可证,暂时维持为华为代工,我们也必须丢掉幻想,下决心建立起自己的整个芯片产业链。
在这方面,我们目前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和优势。
首先,今天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单一的市场,每年手机销量达4亿。
除此之外,PC、各种智能产品都是全球生产和销售量最多的国家,仅是中国本土市场就可以支撑起芯片产业。而且在全球市场中国的产品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其次,中国已经在芯片设计领域有了较大突破,设计水平基本和国际一流水平并驾齐驱。
今天在中国已经有多家芯片设计公司,并且做了全系列产品的积累:鲲鹏服务器芯片、鲲鹏920电脑芯片、天罡5G通信基站芯片、麒麟手机芯片、升腾AI芯片、凌霄路由器芯片、5G基带巴龙芯片等。
再次,集成电路制造企业目前确实还是我们的短板,但是并不是这个产业我们没有积累。
中芯国际也是知名的芯片代工企业,目前已经拥有14nm(纳米)制程的量产能力,N+1芯片已经十分地接近7nm工艺,N+2芯片将会向更加强悍的性能方向研发。
中芯国际以往技术进展较慢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足够的客户,如果华为把更多的产能转向中芯国际,它在研发速度和产能提升上将会有一个大的突破。此外,华虹半导体、粤芯半导体等中游代工企业也有发展的潜力。
最后,如果有足够的市场,我们在光刻机领域也可以有突破。
中国的华创、中微半导体、上海微电子、华卓清科这些企业在刻蚀机、光刻机市场也有一定的积累,科研的光刻机水平也达到11nm的水平。但是普遍实力不够强,再加上缺乏市场,大规模投入不划算,如果有稳定的市场,相信研发进度会加快并形成突破。
总之,我们在近期要尽可能寻找各种机会保证华为的生产能力,长远而言,整合产业链各方能力,加快芯片全产业链的突破。
(作者:项立刚,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来源:“补壹刀”微信公号,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公众号所编发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网站和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
“阅读原文”】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