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深些,全球竞争是暂时不流血的竞争,做几件好事就能扭转西方长期以来对“黄祸”的恐惧,这只能是幻想。简而言之,中国精英若不理解世界历史和民族冲突形成的文化冲突,就不可能理解西方各国的恐华心理。
奥斯汀的卫生官员建议每人在公众场合时都戴上口罩(图/Youtube)
在美国疫情期间,我都住在位于南部的得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
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乃至国际秩序或多或少受疫情影响,而就我个体而言,我的人生也因此有些改变。
生活简单
生活上,我回归简单的生活方式,不上街,无社交,绝大部分时间在家上网、写作,或在自家院子里活动。
以前每天都要开车出去,或走路去商店;现在大约十天开次车,只到超市买菜。相比疫情前,就我路上所见,如今街上车流、人流减少至少约80%。超市里多数人也都戴上口罩,人与人之间保持两米左右的距离。
说到口罩,美国人或者说西方人戴不戴口罩,在国内是个热门议题。其实据我观察,疫情刚开始时,确实只有少数亚裔妇女戴口罩,男士们都不好意思戴——当时西方人认为新冠肺炎是黄种人的病,戴口罩是不爱体育的弱者的标志,比黑人、拉美人还不如;如今随着疫情的蔓延,人们对疫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后,多数人——不分男女——终于还是都戴上口罩了。
新冠肺炎流行之际,种族歧视这一文化“病毒”也在世界各地传播。奥斯汀是高科技城市,包括印度裔在内的亚裔工程师很多,来自非洲、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黑人工程师也不少,而做苦活的主要是拉美裔。所以,在奥斯汀的华裔相对而言没有感受到多少反华歧视。网上报道的种族歧视主要发生在纽约、旧金山等华裔集中的商业区。
为反击种族歧视,我的一些在高科技区工作的朋友自发组织,给美国医院捐献口罩和医疗设备。看网上报道纽约地区的华人纷纷买枪,其实几年前奥斯汀出现校园枪击案时,不少本地华人家庭就开始组队买枪练枪了,有的家庭甚至夫妻同练。当然,也有一些家庭恐惧枪支,因此宁愿避开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
信息基本面扩大
居家生活为我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时间,因此我得以有大段的完整的时间来深入思考问题。从小事到大事,从国内到国际,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反思人生观世界观。如今,我目标简单,可谓轻装上阵,处变不惊。
具体说来,以前关心许多改革的具体问题,例如房地产泡沫、三座大山等等;现在受命主编国际版的《复杂经济学手册》,必须考虑经济学基本流派的历史、现状、前沿,以及经济学发展的方向。许多数学和技术型的问题,必须上升到经济学和哲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以前更关注物理学、经济学等科学问题,现在也开始关心法学,关心国际关系背后的哲学和逻辑学问题,比如思考为什么西方的思维和中国人的不一样。
对于上述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中国是农耕民族,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互助和感恩的文化,我这次有难时你帮过我,下次你有难我报答你。而西方游牧民族是竞争和机遇的文化,我这次有难,你没有抓住机遇放了我,下次你有难,活该我抓住机遇打败你。我若赢了,说明上帝站在我这胜利者一边。换而言之,在西方思维里,输赢没有道德问题,只是运气/机遇问题,你抓不住机遇是你傻,而不是因为你善良。
闲碎时间,我也会刷刷朋友圈,和各方友人讨论时事。
我之前在《华人有一点,远不如犹太裔》一文中提及过,“中国人非常关心政治,不过关心的是中国国内的政治,而不关心美国政治。尤其是老一代的在美中国人,无论来自台湾、香港还是大陆,在一起聚会,一天到晚辩论国共斗争、三年困难时期、文化大革命或台湾两党现状,就不辩论美国政治。”
如今,就我所接触的华人圈,大家讨论的主题出现多元化趋势,除了以前就爱争辩的中国现代史问题,还涉及经济学、科学、中医和哲学等领域。中美关系、贸易战、金融战、生物战、舆论战、法律战、海外华裔的发展方向等话题,常出现在现下讨论中。让人高兴的是,疫情之下,关于中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比较,初始大家的观点两极分化,现在开始慢慢有了对话空间。
城市困境日显,田园向往日增
在停工停产的压力下,美国城市困境日显,金融危机日升,导致包括我在内的不少人对田园的向往日增。
看全球疫情地图,城市越大,人口越密,疫情越重。而看电视看新闻看历史,自然风光,乡土生活,远胜城市钢筋“牢笼”。相信一旦城市解封,众多城里人的欲望都是赶快出城。如果我还能做人生规划,那就是一定要在农村或牧场再造一个家园,再交一群农友,摆脱对金钱的依赖,摆脱分工异化,寻找回归自然的人生。
回到现实,自疫情在美国爆发以来,全美失业人口总数已逾3000万,超过大萧条时期。现在美国没有人关心中美贸易战,只关心自己的工作能否保住。美国大商场要垮一半已上,高端服务业受重创,连医院护士、律师这样的工作也大量裁人。40%的美国家庭存款不到400美元,政府救助金不够支付一个月的房租、房贷或信用卡的分期付款。看电视报道,不少人每天开车排长队领取免费食物。
在多重困境中,我最近比较关注的一项是,几十家肉类加工厂停工,导致肉类产量下降三分之一。看新闻,美国最大的汉堡连锁餐厅之一Wendy's都因肉类短缺而告急了……
CNBC:有分析师称,Wendy's在美近1/5的餐厅面临肉类短缺的问题
美国之所以出现“肉荒”,主要原因是几十家肉类加工厂工人大规模感染新冠病毒,导致工厂停产,而批发市场需求的骤减迫使美国饲养猪牛鸡的农场大规模宰杀牲畜,从而造成供给侧危机。看电视台报道,大批农产品烂在地里,几家养鸡场为了止损,把大批鸡舍里的鸡群用二氧化碳气体杀死再扔去喂牛。预测大批中小农场会在疫情期间破产。
可能会有网友建议,加工厂缺临时工,可以让健康的失业人士暂时上岗。但现实是,在美国,肉类、水果、蔬菜的供应都依赖低端低薪劳工,尤其是非法移民工——他们难以负担医疗保险,也缺乏医疗保护设备,是最容易受病毒打击的人口;而白人劳工,即使失业拿救济,也不见得愿意去干农业和肉类加工的脏累苦活。
如今美国不仅难以增加对中国的食品出口,其内销甚至也开始实行限购。美国针对肉类有战略库存,维持到7月份应该问题不大,至于后续还能否继续维持供应,有待观察。考虑到西方老百姓吃肉量比亚裔高得多,不会只满足于粮食,因此若7月后肉类供应问题不能缓解,届时美国社会可能会迎来巨大问题——1980年波兰社会动荡,就是因为肉类涨价,而非粮食问题。
此外,美国也抛出高达4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但目前许多中小企业和失业工人表示没有收到相关救助。不少地区的小企业主为此带长枪示威,要求开业。问题是开业后能有多少顾客?估计连能否维持经营都成问题。
如果到了7月份新冠疫情还不能稳定,美国各州恢复营业的压力将会大增,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间的矛盾也会日益增加。此前共和党参议院领袖表态允许州政府破产,以此逃避联邦政府的财政负担,这一提议自然引来州政府官员的反击。
新冠疫情一来,美国已有的农产品出口都保不住,石油输了价格战,只要失业率再超过30%,特朗普连任希望渺茫,除非拜登发生意外。一心念叨连任的特朗普,现在估计只能寄希望于抗病毒新药和疫苗的尽快问世了。
给中国外交的建议:两手都要硬
疫情导致经济停摆,极度苦恼的特朗普继续打起中国的主意,不是声称“看到病毒源于中国实验室的证据”,就是鼓动各国向中国追责和“索赔”,最近又重新举起了关税这一大棒。对于中国可以如何应对,我顺带谈些自己的看法,供各位讨论或参考。
贸易协定签署当天,台湾《寰宇全视界》的分析家就公开讲美中贸易协定是“打假球”,因为美国根本没有2000亿美元的产品可以出口。我计算过,协议要求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年增50%。怎么可能?!除非中国送钱给美国帮特朗朗普连任!
美国的这一甩锅行径,我们自然是要批评的;不过中国在外交方面,倒是可以向美国学习,那就是两手都要硬。单方面表达善意,只会被他人视为软弱可欺,或者自大炫富,不但不能让好人尊敬、让坏人敬畏,反而会成为人人认为可以敲诈勒索的土豪。
中国大多数人不了解西方的历史和文化,与西方相处时本着以和为贵的传统心态。对手嚣张时,不敢针锋相对;对手假意改口,又立即沾沾自喜,急于自封道德胜利。估计他们早已忘记,上次金融危机过后,美联储立马翻脸,指责中国过度储蓄造成美国金融危机。
多数中国人的这一弱项,可能导致自己在面对中美的又一轮正面竞争时更加恐惧,恐惧己方能力不足。
说深些,全球竞争是暂时不流血的竞争,做几件好事就能扭转西方长期以来对“黄祸”的恐惧,这只能是幻想。
我去中东,伊朗、土耳其普通民众对中国的记忆,都始自唐代打败中国军队的骄傲;我到东欧和中欧,知识分子对中国的恐惧来自(也许是)匈奴人对罗马帝国的进攻,以及奥斯曼帝国对奥匈帝国的威胁(西方人把波斯、土耳其、成吉思汗都看成“东方专制”一类);而我到了北欧波罗的海国家和波兰,他们最恐惧俄国威胁,中俄如果在一起,会使他们恐惧加倍。
简而言之,中国精英若不理解世界历史和民族冲突形成的文化冲突,就不可能理解西方各国的恐华心理。
中国媒体是中国外交的重要一环,然而众多中国媒体也不了解西方人的心态和文化,用对付国内舆论的办法做外交和外宣,最后极可能得到与预料相反的后果。新闻和外交的反击,如果抓不住西方民众的心理,就只是放空炮,对外宣传最后成了对国内舆论的维稳。
自由派试图用美国是民主国家、新闻自由来掩盖。但是赵立坚之问,让美国尤其精英人人自危,种下比1970年代反越战更广泛的反战运动的种子,这些最终会扭转特朗普制造的反华舆论。
我们要抓住机遇进行反击和分化,建立后美国时代的新的发展统一战线。
(观察者网李泠根据采访整编而成;来源:观察者网,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公众号所编发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网站和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
“阅读原文”】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