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举行高峰论坛·学术峰会。
论坛以“致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老中青电影人从创作、产业、理论等多重视角、多重维度,总结电影的创作经验和美学发展,剖析当下电影生态和时代语境的变化,探讨如何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提升主流电影的创作质量等问题。大家认为,中国电影的主题、气质随着时代在变化,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始终不变。新中国电影70年一路奔涌向前,沉淀的是主流电影所承载的深厚家国情怀。作为电影人,在新时代应当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应相结合,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饶曙光致辞表示,我们一起回望70年新中国电影历史,只有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实现“电影强国梦”。
不忘初心方能拍出经典之作
“从黑白到彩色,从无声到有声,荧幕越来越大,技术在不断进步,电影人的初心是什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导演尹力抛出这个问题,引发在场电影人的思考。
尹力说,在工业时代,有爆米花电影,有高票房电影,更要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作品、主流电影。中国电影是有传统的,一代又一代电影人传承下来的传统,那就是贴近生活、表达时代、为民代言、针砭时弊,表达电影人对生活、对时代的洞察,让人们不仅被故事所吸引、被人物的情感所感动,还会去探寻生命的意义和归宿。拍好的故事,制作精良的作品,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时代,这才是电影的希望之光。
要用电影的方式讲好历史
执导过重大历史题材的导演陈力,拍过《古田军号》《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少年毛泽东》。陈力直言,拍历史题材,不是在图书馆翻翻历史资料就够了,要深入生活,深入那片发生了重大历史事件的土地,脚上沾泥。为了拍《少年毛泽东》,她在韶山待了好几个月;为拍《古田军号》,她走遍闽西大地。
有人问她,爱国是什么?陈力说:“爱国是我们每个人的本分,爱国就是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做到极致,对这个社会、对这个国家有所贡献。作为电影人,我们要用电影的方式讲好历史,让今天的年轻人知道我们的来路和去路。在拍摄过程中,无论演员还是导演,都获得了成长,大家知道了我们是怎么来的、要到哪里去。”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贾磊磊看来,电影是这个时代的电子纪念碑,是全民共有的铭记历史的教科书,是启迪心灵的人生故事,是教育后代的正义铭文。电影要为民族英雄、时代楷模树碑立传,讲述人格精神、人格魅力。
来源:厦门日报
作者单位: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