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作家”流沙河终究还是走了,享年88岁。不少媒体都出来纪念他,爱思想的“学人”公众号纪念他不奇怪,奇怪的是某些持公器的媒体和媒体人也跑出来摸两把眼泪。这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美国航母跑到黄海挥戈的时候,流沙河的经典大作《中国人在全世界唯一最好的朋友是美国人》被各个媒体翻出来大肆传播;这篇文章是流沙河在某论坛讲座的内容,这次讲座上流沙河还大讲国民党部队的壮丁“百分之九十九是自愿的”,只有一个例外,可第二天就给放了回来……这些都是近十年前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只是流沙河先生据说1989年就愤然封笔了,十年前又忽然高调复出是何缘故呢?2010年,同为国军后人(流沙河的父亲是解放前国民党的兵役科长)的温靖邦先生在乌有之乡网站撰文,揭示了其中的原委。
摘桂诺贝尔奖是流沙河造假的真实动机
作者:温靖邦
流沙河曾多次表白自己决不与媒体打交道,更不参加官方组织的活动;放出这话以后,也确实扮演了几年“高士”角色。温靖邦一度在私下里对朋友说,看来此公确实是脱却尘嚣“隐于市”了。
不料自从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之一马氏蹿访成都之后,流沙河的作派为之一变,不再“隐于市”了,频频出镜答疑解难,不断参加媒体的种种活动,简直是有会必到,到必发言,言必荒谬。温靖邦傻眼了,“流”公之变何翻覆如是耶?呜呼,其一静一动之间所埋藏的玄机实在非我辈所能参透。
某位了解流沙河从“发源”到几番曲折“流变”历史的先生告诉我,要害在诺奖评委马氏;君不见“流”公多次把自己与马某合影公诸媒体乎!马氏是点化者,也是“流变”的要害所在。至此温靖邦茅塞顿开,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