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的民族政策老师就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介绍自己的民族。这个作业让我感到兴奋,这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简简单单的期末考核,这更是一个机会,一个能够传递我的思想、价值观的机会。因此,我很珍惜,也花了很多心思来完成这次作业。
不过,事与愿为,讲课机会总是与我擦肩而过。但是在今天,我终于把握住了这个机会,走上了讲台。
其实,在准备这个课题之前我是激动的,但也是忐忑的。毕竟我的课件在介绍有关哈萨克族的宗教信仰时,我讲到“哈萨克族的先民曾信奉过萨满教、袄教、景教、佛教等,8世纪后开始逐渐接受伊斯兰教。由于受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制约以及部落制度、传统习俗根深蒂固的影响,伊斯兰教在哈萨克族中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直至16世纪才基本成为主要信仰的宗教。因此历史证明,哈萨克族在发展过程中是信仰多种宗教的,并不是一直以来都是信仰伊斯兰教。”我在课堂上提倡大家要主动摆脱这种“全族信教”的“刻板印象”,拒绝“教族捆绑”。我给同学们说道:“我天生热爱自由,我讨厌被拘束!我不愿一生下来就被打上标签,被告知你不能这样,不能那样。我拒绝被某一个标签所束缚,从而限制我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坚信民族与信仰无关,我们可以是虔诚的穆斯林,可以信仰萨满,也可以是相信科学的无神论者。我反对教族绑架,穆斯林不等于哈萨克族,更不等于只吃清真的饭菜。我与所有人一样有着自己选择的权利,我的民族并不能决定我的信仰、饮食、婚姻。”然而,这些当下的新疆,以及在新疆发生着的思想解放运动中最正常不过的内容,但到了我的身边、我的课堂上似乎成为了一种禁忌,一个敏感话题,被贴上了“不能说”“不敢说”“不让说”的标签。
当我介绍我的民族–哈萨克族时,我就想到很多疆外的同学可能会产生“哈萨克族=哈萨克斯坦”的这种思想,因此解释中国的哈萨克族和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族也成为了我课题当中的重要内容。我从文字、文化、饮食等方面说明了中国的哈萨克族与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族的不同之处,提到中国的哈萨克族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比较大而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族则是处处体现着俄国文化。“无论是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族还是中国的哈萨克族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虽为一个民族但我们身处于不同的国家,代表的是不同国家的利益。对于我们来说,哈萨克斯坦只是一个以哈萨克族为主体民族的外国罢了。无论何时何地,我们始终要记住民族是民族,国家是国家,我们绝不能将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我们是哈萨克族,但我们是中国的哈萨克族,更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就算有一天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有了利益争纷,我们还是会坚定不移地守护住我们中国人的身份。我们要永远记住国家永远大于民族。”
这是我在课堂上对同学们的讲解,更是我对我的家乡、我的祖国的一种宣誓。我永远都会记得那份信念——民族是民族,国家是国家,国家利益永远高于个人利益和民族利益。
我有点担心,担心我在讲到这些内容时会遭到老师的制止。也有点害怕,害怕会引起其他同学的反感与不满。但是我不想放弃,因为这是我心中的一直以来最真实的想法。我总想试试,尽管我有再多的害怕与担心,但我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课件内容,都一直想要去站上讲台讲给同学们听。
忐忑中,我站上了讲台。我惊奇地发现,就是从我真正站在讲台上的那一刻起,我所有的恐惧、害怕、担心都消失不见。我内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讲好我的内容,将我想传达给人们的思想传递出去。我滔滔不绝地讲着,无暇顾及同学们的反应,心中只想说我想说的。
我发现,一切的一切跟我想象的都不一样。发现同学们正在认真听我说的,老师并没有制止我、打断我,甚至是让那些窃窃私语的同学安静听我说。当我结束了讲话,说了声谢谢大家鞠躬以后,我得到了大家的掌声。我并不能确定这掌声中有多少是真心实意的,又有多少只是象征性地鼓了一个掌。但无论是哪一个,这对于我来说都是一个莫大的鼓励。我发现,原来我从来没有放弃,也从来没有忘记。从我决定在课件内容上添加我的思想,从我义无反顾的想去讲解我的内容,从我站在讲台的那一刻,我自始至终都在坚持着。
命运总是这样,在恰到好处时给你一些鼓励。又在你快得意忘形时又给予你一些挫折。但又时不时的让你认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我得承认我的写作经历又遇到了挫折,这是我第一次发觉到原来这是困难的,也是第一次意识到这条道路的艰难,更是让我明白了不能操之过急。就在是在这样复杂的情绪中,我在网上看到了一段讲述中国近代史历程的视频。不管是说鸦片战争,又或者是抗日救国,还是解放战争,这一段历史是艰苦的。造就这段历史的他们更是伟大的,能够在绝望中秉持信念。他们没有鼓励、没有支持,更没有些许的安慰,只是在痛苦中挣扎。他们所看到的那星星之火比我现在所看到的还要渺小许多,但他们所拥有的信念比我强大许多,想到这些我不禁愧疚。
我想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可能还是会陷入这莫名的漩涡,但我相信当我站在那里时还是会依旧坚持自己。
作者:莎莎,在外求学的新疆克拉玛依哈萨克族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