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这意味着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
5G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和重要的使能技术,具有超大带宽、超强连接、超低时延等特点,5G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虚拟(增强)现实等智能技术的协同创新与融合应用,将真正开启万物互联和智能化的新时代,全面助力智能经济形成,支撑智慧社会发展,并有望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一、5G商用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5G商用有望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引爆新的经济增长点。5G商用的经济价值除了移动通信产业本身,更为重要的是5G作为平台技术,将加速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引爆虚拟(增强)现实、超高清视频、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诸多智能产品、智能应用和智能服务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释放出巨大的信息消费市场空间。根据2018年初美国高通公司和IHS Markit联合发布的报告《5G经济:5G技术将如何影响全球》所进行的测算,到2035年,5G将在全球创造12.3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出,全球5G价值链本身将创造3.5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出,同时将支持2200万个工作岗位。我国5G发展与世界同步,具有经济规模优势、广阔的市场空间以及多层次、多领域的应用场景。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测算,到2030年,5G直接带动的总产出、经济增加值、就业机会有望达到6.3万亿元、2.9万亿元和800万个;5G间接带动的总产出、经济增加值、就业机会分别为10.6万亿元、3.6万亿元和1150万个。
5G最大的贡献在于赋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5G网络提供的带宽比4G有10倍以上能力的提升,可以达到低至1ms超低时延,并支持99.999%的连接可靠性,无论在带宽能力、海量数据传输能力及低时延、高可靠性、低功耗等方面都有更大的提升。这使得5G网络能够承载3D视频、VR/AR视频、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更好地服务于基于海量机器类通信的大规模物联网,对智能制造、无人驾驶等一些需要低时延、高可靠性的业务也能够提供更好地支撑。基于5G网络,企业可以开展更多基于大数据、移动人工智能的产品创新、生产方式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推动更多垂直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例如,汽车产业将因5G实现从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到驾驶方式、出行方式等全方位的变革。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大规模智能制造、无人工厂、智慧物流追踪,基于AR技术的远程监控和专家业务指导等应用也将加快制造业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以5G为平台技术,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的智能技术应用也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各种智能化、便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生活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以5G商用为契机打造协同创新、融合应用的智能产业生态
打造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链。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实践,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5G在技术和产业供给方面,涉及了网络核心芯片、网络安全和系统软件、中高频器件、智能传感器、新型移动终端等多个层面的关键软硬件和设备,其中有一些环节我国至今还存在短板或差距,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增强5G技术供给能力,补齐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短板,形成安全可控的软硬件产业体系。我国在3G、4G,包括5G的研发创新过程中,长期积累的一条宝贵经验,就是发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作用,下一步要以5G商业化、规模化应用为契机,继续发挥这条经验优势,围绕5G产业链关键环节和产业集群建设开展协同创新,大力发展5G高速大容量光传输设备、高端路由器等关键设备,补齐高端通信芯片、核心元器件等短板,加强开发工具、系统软件、平台、5G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应用技术创新,形成真正引领世界的移动通信全产业链优势。
构建以5G为平台的智能产业生态。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会议指出,要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特点,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所谓“智能+”,是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为核心的智能技术向各领域深度扩散应用,赋能各行业领域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在这其中,5G提供了关键基础实施,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在各领域、各应用场景的创新应用是关键,5G须与其他智能技术应用协同起来,构筑更大范围的智能产业生态,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平台作用。建议一是以垂直领域应用为依托,重点完善5G应用生态。近年来我国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加快,涌现出一批行业和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以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应用发展为重点,促进5G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等在多种制造业场景的应用,有利于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同时,构建智能制造产业生态。根据高通和IHS的预测,在5G创造的全球经济产出中,来自制造业的经济产出有望占到27.6%。另外一个5G重要的应用市场来自汽车产业,有望占到5G全球经济产出的19.5%。目前美国、德国、以色列、日本等在无人驾驶领域均保持了不同程度的领先,我国互联网科技企业与传统汽车制造商在该领域的布局亦较为活跃,未来以5G为技术平台,以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技术为依托,积极推动应用示范,有望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圈。此外,以5G、人工智能为双核驱动,将使得智能家居、智慧医疗、智慧教育产业生态有更大程度的拓展。二是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重点城市群,先进制造业基地为依托,率先加强5G基础设施及商用化部署,对接市场主体应用需求,整合技术和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资源,协同开展5G应用创新,培育打造高端智能装备、智能家电、智能家居、新型智能终端等产业集群。
三、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保障
消除阻碍智能新技术新应用发展制度壁垒,尽快完善相关管理办法为应用创新保驾护航。5G承载的智能技术应用催生了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有些可能存在与现行的政策、法律规范不相适应的地方,需要采取更加包容的监管方式,加强政策和制度创新,为融合应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例如在涉及无人机的低空空域开放与管理、自动驾驶路测、AI医疗设备审批等方面,总体思路是包容审慎,既要创造宽松的应用环境,又要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规范,加强标准制定和安全保障,防范可能发生的风险,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调动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妥善解决5G前期投入的资金压力。由于基站数量、单价、功耗等方面的提高,5G网络建设较4G需要更为庞大的资金投入,根据相关机构的估算,5G的总投资额将超过1.3万亿,相比4G时代提高60%以上。由于5G投入有一个较长的回报周期,这对运营商是不小的压力。因此需要合理规划建设进度和科学布局,引入社会资本特别是有积极性的民营资本,共同参与5G的建设和运营,加强商业模式创新,共建和共享5G在垂直领域的应用成果。
高度重视5G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推进5G应用稳健、高效、安全发展。未来5G不仅连接数以十亿计的智能手机,也连接自动驾驶汽车、工业智能控制系统、工业互联网和无人工厂,5G对安全标准的要求远超4G时代。由于应用场景的多样化,5G时代的网络攻击可能更为活跃,5G涉及的海量数据也可能带来更多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隐患,对此需要进一步完善5G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体系、标准体系、认证体系,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监管规范,加强个人隐私数据保护,实现具有强有力安全保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