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资本脱离了产业就是洪水猛兽 - 昆仑策
-
陈元:资本脱离了产业就是洪水猛兽
2019-04-04
陈元,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云同志的长子
科技强则工业强 工业强则国家强
“发展实体经济没有捷径可走。如果没有工业和科学技术作为支撑,赶上发达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能停留在口头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在第十三届中国工业论坛上指出,一个强大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需要。
陈元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做出重要论述,不仅为中国制造赋予了新的时代定义,也为中国制造突围破局指明了方向。“中国制造的信心源于科技创新,推动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资本脱离了产业就是洪水猛兽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是我国六十多年工业化积累的结果。我国不但在国内要有很强大的工业和制造业,还要寻找全球的市场和技术,发挥我国工业的吸收与合作能力,壮大自己。这种吸收合作与壮大的基础是我国几十年来积累并拥有的工业技术。“工业的技术链、专业链的发展水平,以及全球的吸收和整合能力是我国工业的核心能力。”
“但很可惜,这个核心能力并没有被认识和重视。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制造业国家,制造业国家要在产业链上向高端走,无疑需要科技和资本共同作用。但仅有这几项要素是不够的,因为资本跟技术结合之前是不存在的。”陈元指出,有了工业革命才有了资本主义,有了工业革命才催生了有规模的市场,有了市场才产生资本。但相当多的人,包括读资本论的人、反资本论的人、主张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的人,都把技术和专业能力的集聚和发展扔在一边。“如果是我们自己扔到一边,就等于自行丢掉一条腿,丢掉一个向前和向上行走的重要支柱。”
陈元分析,美国作为强国一靠美元、二靠美军,而美元靠美军,美军靠科技,强科技是美国向全球输出科技产品的源头,也是向全球输出美元的源头,占据了全球化链条的顶层。我国还处于全球化链条的中下层,以制造业为主,技术来自西方国家,工业制造多以仿制和逆向开发为主。如果没有强科学、强技术、强工业,我国就难以追上美国,即使我国GDP超过美国,也达不到真正的强国地位,全球对中国的信心很难超过美国,科技和工业的短板会限制对人民币的信心,人民币也很难胜过美元。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
资本主义经济的科学底子、工业技术底子和工艺底子比我国好很多,即便我国现学现补还是落后。因此,很多人特别是学生走出国门去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虽然我国当前的工业技术水平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明显提升。但遗憾的是,“海归”只是有了数量上的增长,并没有推动技术水平的明显提升。
与此同时,人才也出现了迅速分流。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把资本和价值看得比什么都万能。大量人才出国学习工商管理、贸易、金融和资本运作。回国后虽然对国家发展也有帮助,但极其有限。如果这些人是去学习科学技术,回国后对我国工业科技的提升将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个国家应该有一批人终生致力于工业发展,而国家则要给他们极高的荣誉、社会地位和一定的政治地位。” 陈元指出,牛顿在发现牛顿三定律和微积分后,在英国得到了地位和全民族发自内心的尊敬,成为国家的重量级人物。
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我国要有很强的技术工人队伍。党中央、国务院6月印发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强调产业工人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主力军,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
提到产业工人就不能不提“工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制造,当以品质为生命”。“质量之魂,存于匠心,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也被写进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只有以“工匠精神”锻造世界品牌,中国制造才能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所在。没有优良的品质,制造强国就立不起来。目前,中国制造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还仅仅是个开头,未来仍然任重道远。
陈元分析,造成人才迅速分流的原因,一方面有些人把资本和价值看成万能,同时,相信资本超过相信科技。资本的确极其重要,但资本脱离了科技和工业,就会成为洪水猛兽,就会出很多问题,也成不了大事。另一方面是西方的封锁和制裁。凡是涉及军事的、军民两用的专业,都不让华人进入。科技链条顺着价值链条往上走,靠外国不是一点路没有,但机会已经很少,只能靠自己。
“制造强国”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 陈元说,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也是中央关注的重点内容。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解决实体经济失衡的问题。
表面上看,近期我国制造业面临的产能过剩、价格下跌、债务攀升、增长下行等问题是需求不足引发的。但从本质上看,还是供给侧出了问题,低端供给严重过剩、高端供给明显不足已成为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中的一对主要矛盾。一些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同时,大量关键装备、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还需依赖进口。
所以,解决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必须更加注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加强科技研发和自主创新,释放制造业及其企业的动力和活力,最终实现科技、专业、工艺和资本的有机结合。
“纵观世界工业发展史,当国际上兴起工业革命时,我们一无所知,而且工业、技术和科学基础都很薄弱。”陈元说,文艺复兴、欧洲哲学的发展产生了理性主义。哲学中的理性和自然科学中的理性极大地推动了数学、物理和化学在那个年代的飞速发展,并为后来应用技术大发展直至工业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陈元看来,到目前为止,在科学技术和专业领域相对于美日欧俄等,虽然我国有些成果处于前沿,但个别亮点代替不了系统性、整体性的科研不足。总体上,我国不是处在科技盈余,而是处在科技赤字阶段,在理论科学、重大科研、工业技术上仍有大量短板甚至空白,因此更需打牢基础、加快发展、迎头赶上、弥补不足。
在陈元看来,在技术链和科学链的爬升过程中,我国很长一段时间靠引进技术,消化了这么长时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虽然我国工业和科技的底子不好,但工程技术人员很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国对现在已经达到的水平,对目标清晰程度的认识,以及准备达到目标所做的准备工作还远远不够。
陈元强调,要想达到欧美先进制造业的水平,首先要追赶他们先进的科学,其次是追赶技术,再就是追赶工艺,从生产装备到生产过程形成一整套生产工艺。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搞数字制造,即把从前的生产组织过程变成了电脑和信息管理过程,这是对的。
但不能忽视的现实是,目前,中国很多企业还处在工业2.0阶段。2.0阶段的企业,要用常规的自动化、数字化解决问题,而不是智能化。数字制造是智能制造的基础,智能制造是数字制造的提升。企业实施智能制造前要先打好数字制造这个基础。只有处于3.0后期、接近4.0的阶段,企业才有能力结合产品定位、市场以及生产效率等因素去推进智能化。
如果不实现数字化、自动化,谈智能制造就是空中楼阁。而且,相对于世界发达国家,我国推动制造业智能转型的环境更为复杂,形势更为严峻,任务更加艰巨。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不同地区的基础条件、发展环境不同,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诉求和路径也存在巨大差别,在发展智能制造上不能一概而论。这些都对我国分类施策、系统推进智能制造提出了更高要求。
陈元指出,更为严重的问题是,目前,更多人只把工业技术看成是赚钱的一个环节,而且是最费力、速度最慢的一个环节。直接搞虚拟经济,赚钱又快又不费力,导致很多本来有条件而且基础不错的企业都不愿意从事实体经济,造成整个社会分化。正因如此,我国无法形成工业的力量、链条和团队,不能持续推进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在追赶国际先进制造的过程中,中国制造爬坡爬得很艰苦。”陈元直言,要想在时间跨度不长的情况下,实现我国工业整体追上甚至超过欧美,从目前看,在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到学术能力准备方面都还很不够,而且存在明显的不足。就学术能力而言,我国应该充分发挥工业科技和专业链条的合力,在未来经济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陈元强调,我国的工业缺了重要的一条“腿”,对此大家极度缺乏共识,认为这不过是几个技术员的问题,我国有“海归”、有钱,砸进去就能搞出来,这是极其的无知。经济指标中有一个指标,就是懂得科学技术的人员占人口的比重。我国过去是2%,现在的统计是上升到了6%。这里面是不是有水分不好说,但与美国的10%相比差距十分明显。
另外,陈元认为,科学技术发展离不开战略规划的引领。在发展规划的制定方面,1956年,我国搞了一个科学技术远景发展规划,起了很大的作用,学科铺得也很全。其后10年,我国建立了学科齐全的科学研究体系、工业技术体系、国防科技体系、地方科技体系,取得了以“两弹一星”为标志的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中国制造2025》已经发布两周年,要从长远着手,认真实施,要以科学体系为导向,强化产业链和技术链的整体观和全局观,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迈向中高端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注意发挥相关行业组织国际国内联系多的优势,建成世界级的工业经济顶层智库,把国外的优秀专家请来,为工业发展出谋划策。
谈及未来,陈元表示,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机器人、智能制造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步伐的加快,在为我国工业提质增效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面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益兴起的态势,我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
(来源:中国工业报)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