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大仁:中国文艺“走出去”探析 - 昆仑策
-
赖大仁:中国文艺“走出去”探析
2019-11-12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一种国际社会协同合作、和平发展的世界新格局正在形成。生活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人们,各有其生存智慧和文明创造,如果能够协同合作、互惠互利,就会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在古代,我们的祖先便抱着这样的信念,先后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联通中国与世界,既使中华民族得到兴盛发展,也对世界文明作出巨大贡献。如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既是对先辈伟大创举的继承,也是全球化时代中华民族应承担的历史使命。
注重文化先行
发挥文艺积极作用
“一带一路”建设具有经贸往来和文化交融双重意义。从历史角度看,我国生产的丝绸、瓷器、茶叶等通过古代丝绸之路大量出口,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沿线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而我们的文化艺术等传播则相对较少。反过来看,通过古代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除了琉璃、香料和各种农作物外,更有宗教、艺术等融入中华文化发展之中。近现代以来,我国在“引进来”“走出去”方面形成完全不对等的双边交流关系。在当今“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究竟应如何处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关系,如何促进双方经贸与文化间的融合。建设“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与文化交流的“软”助力缺一不可,因此,更应注重文化领先、文化先行、文化“带路”。“一带一路”建设的目标是要达到“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民心相通”。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显然需要通过文化交流来提升中外各国人民的文化共识,从而真正凝聚和构建面向未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作为“一带一路”的倡议者,需要首先担当起这一文化责任,努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元文化的深度融合,从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学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无疑需要文艺的积极介入。文学艺术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可以穿越不同文化间的障碍,在跨国界和跨语言的文化交流中具有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因此,我国文艺要自觉承担起跨文化交流的使命,找准发展定位,确立能适应“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趋势,努力实现“走出去”的目标。2019年8至9月,由中国辽宁芭蕾舞团原创舞剧《花木兰》首次走出国门,赴美国纽约、费城、波士顿、华盛顿和加拿大蒙特利尔、多伦多巡演15场,以中西艺术形式的完美融合讲述中国英雄故事,获得观众热烈好评。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我国文艺生产需要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外向和外销型的文艺生产应与面向国内消费市场的文艺生产有所区别。在近年来的讨论中,人们似乎形成了某种比较趋同的看法,即把这种外向型文化定位为一种“文化产业”,在此基础上讨论文化产业发展和文艺生产问题。这样的定位自有其道理,因为“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外文化交流具有经济和文化的双重意义,应将两者有机融合起来。从国际经验来看,美国电影、日本动漫、韩国影视剧等无疑是此类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范例,既实现了文化输出走向世界,同时又收获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值得我们研究借鉴。不过,我们对此仍需端正思想认识,避免陷入观念误区。这种外向型文化产业及其文艺生产,不应成为一种广告式的、简单肤浅的文化宣传品,也不应成为一种缺少文化内涵的、纯粹娱乐化的消遣品。此外,我们也需充分意识到,这类产品未必适合外国人的接受习惯和欣赏趣味,并且就文化形象而言,也明显不利于提升甚至有损于我国的文化形象。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外向型文化产业及文艺生产的目标应是着力打造具有丰富文化内涵、能够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精神的文艺精品。在一些人看来,文化产业是面向消费市场的,因而必定是通俗化和娱乐化的,难以产生文艺精品,文艺精品只属于高雅艺术,不可能成为文化产业。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实际上,文化产业的基本含义是指能够作为商品进行生产、交换并获得利润的产业。这并不能表明只有通俗化和娱乐化的文艺才能成为文化产业,文艺精品生产就与文化产业无缘。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文化产业及文艺生产,理应追求打造文艺精品,实现文化交流与经济效益的双重目标。2017年7月,中国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应邀到希腊演出,600年历史的中国昆曲《牡丹亭》点亮了2000年历史的雅典阿迪库斯露天剧场。
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文艺生产需选择合适的表现内容与艺术形式,以促进文艺“走出去”。对此,我们可从两方面来考虑。首先从自身出发,我国文艺生产应选择合适的内容创意和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形式定向打造,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把中国优秀文化传播出去。因此,中国文艺生产不能只着眼于消费,不能为了营利而牺牲产品质量,而应着力展现凝聚中华民族价值观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当代生活,这样才能增进外国人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与了解。当然,这样的展现不应是抽象化、理念化的宣教,而是要注重用艺术的语言来讲述中国故事,讲述让外国人感兴趣和看得懂的故事,使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和接受。其次是从接受对象出发,研究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当代文化的兴趣点,及彼此相通的文化心理。比如,我们从外国人对《花木兰》《西游记》《功夫熊猫》等中国故事题材的改编制作中,从昆曲《牡丹亭》在世界各国巡演的反应中,不难发现他们对中国文艺的关注点。当然,这样做并非要完全迎合外国人的需求和趣味,而是要努力从中找到彼此文化心理上的相通之处,从而在文艺生产的内容与形式选择上更具针对性。在希腊雅典阿迪库斯露天剧场,现场2000余名观众被《牡丹亭》的爱情故事深深吸引。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文艺生产还要对其表现和传达的文化价值观有清晰的认定。在对外文化交流及文艺生产中,表现和传达什么样的文化价值观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从我们的文化立场出发,通过讲述中国故事,表现和传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和当代文化价值观。但是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文化价值观的传达需要对方乐于接受和认同,否则再好的愿望也未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里仍然有一个双向视角及其融通的问题,即我们所要表现和传达的文化价值观,与外国人所能够接受和认同的文化价值观之间,要有一定的相通性。所谓“民心相通”,必然要以这种文化价值观上的共识为基础。这就需要对文艺作品传达的文化价值观进行提炼和升华,把中华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中既有鲜明民族特色同时又能与其他国家人民民心相通的文化价值要素提炼出来,进而融入文艺生产。在这方面,一些外国文艺作品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比如,美国电影《后天》讲述在气候突变灾难骤降时,一个美国家庭亲人间互救并救助他人的感人故事。这部电影一方面鲜明表现了美国式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另一方面也突出表现了人类面临的灾难警示,及在灾难中显现的人性善良、亲情温暖、人道互助等共通情感,让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都能受到感动和启示。类似这样表现人性力量、人道关怀、责任担当等的文化价值观念,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文化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可谓源远流长,这些都是能够得到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在文艺创作中,我们需对这些价值观念进行提炼和升华,通过讲述让外国人感兴趣和看得懂的中国故事将其传达出去。在当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在“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全球化新格局中,理应有中国人民贡献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观。我们应有这样的文化自信和勇气,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文化产业及文艺生产中,表现和传达我们的文化价值观。这既是对中华民族文化风貌的具体展现,同时有利于中外各国人民提升文化共识、实现价值认同,也有利于凝聚和构建文化交融、面向未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者系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来源:昆仑策网【授权】,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