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管理:彼得·圣吉所向往的“组织的无限生机” - 昆仑策
-
红色管理:彼得·圣吉所向往的“组织的无限生机”
2015-05-28
原题:为什么红色管理可以满足彼得·圣吉对新管理体系的要求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练》是理论与实践相配套的一套新型的管理技术方法,是继“全面质量管理” (TQM)、“生产流程重组”、“团队战略”之后出现的又一管理新模式,被西方企业界誉为21世纪的企业管理圣经。主要内容有“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 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等五项管理技巧,试图通过这些具体的修炼办法来提升人类组织整体运作的“群体智力”。《第五项修练》 的核心是强调以系统思考代替机械思考和静止思考,并通过了解动态复杂性等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高“杠杆解”。《第五项修炼》涉及个人和组织心智模式的转 变,它深入到哲学的方法论层次,强调以企业全员学习与创新精神为目标,在共同愿景下进行长期而终身的团队学习。《第五项修练》顺应了信息化时代大潮,是知识经济的产物,完全符合中国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家庭的发展目标。
为什么红色管理可以满足彼得·圣吉对新管理体系的要求
彼得·圣吉认为,未来的管理体系应能解决三个问题:“为人类找出一条新路”;“再造组织的无限生机”;让员工“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他承认自己未能完成这一任务。红色管理能解决彼得·圣吉提出的问题吗?
(一)红色管理并不认为管理学可以解决人类所有难题。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及未来趋势,属于比管理学更宏观的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向。在这些领域中,马克思主义学派都占有重要地位。具体到当今社会,指导中国共产党及全国人民的,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彼得·圣吉提出的“为人类找出一条新路”,正是科学发展观力图回答并正在解决的问题。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管理实践,要求管理者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抛弃以赢利为唯一目的的经营模式,坚持将创造顾客、服务社会作为企业宗旨,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以及国家、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历史上,毛泽东的领军之道即为这方面的成功案例。军队自古以来以打仗为使命,而且谁给钱多就为谁打。毛泽东强调红军是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应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从宗旨出发处理各种关系。军队需要物质保障,官兵也有切身利益,但决不能把军队变成一个特殊利益集团。以建军宗旨为核心,毛泽东形成全新的管理思路,确保了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战胜无数个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对手,最终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伴随这支军队成长起来的一代代官兵,也由此步入人生的辉煌。毛泽东的成功充分证明,彼得·圣吉等西方管理大师倡导的“不以赢利为唯一目的的管理”,是有道理的,行得通的。
(二)红色管理是一种基于信仰的管理。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个信仰体系。红色管理主要通过思想教育,帮助广大群众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团结起来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美好未来而奋斗。人们学习、工作不再是为一己私利,而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通过团结奋斗,不仅改变了客观世界,人们物质生活获得改善,而且精神有所寄托,心灵得到净化,对信仰的需求获得满足。这不正是彼得·圣吉所追求的让员工“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吗?
红色管理不仅满足人们的信仰需求,而且能同时满足其他精神需求。例如,红色管理强调内外团结,领导者要关爱组织中每一成员,一切革命队伍中的人都应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红色管理包含民主管理,官兵不论职务高低,政治上一律平等,都可以通过一定方式发表意见、参与管理,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红色管理重视文化活动,组织官兵学习科学知识,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人们求新、求知、求美的愿望;红色管理也讲铁的纪律,但主要通过思想教育手段,引导官兵认识纪律的重要,从而自觉自愿地遵守,等等。总之,在红色管理体系中,人们学习、创新、关爱等各种需求都能得到满足。难怪当年革命队伍中的人都那么执著,那么投入,以至英勇奋斗,前仆后继,流血牺牲,哪怕是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哪怕在个人利益方面一无所得,也无怨无悔。这种精神境界,不正是彼得·圣吉欣赏和推崇的吗?
(三)红色管理以思想教育为主要手段,但教育不是万能的。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教育下,人的觉悟仍然有高有低,有先有后。红色管理重视组织建设,不断地将先觉悟且觉悟高的人,吸引进共产党这一先锋队组织,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普通群众动员起来,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组成了一支打不垮、拖不烂、战无不胜的铁军。这种特殊形式的组织管理,也是红色管理的一大优势。
以人的管理为重点,以思想教育为主要手段,集组织建设、纪律约束、作风养成、内外团结、民主管理、人才培养等多种管理方法为一体,就能最大限度地生成并保持组织的活力。在中国革命很长一个时期,共产党的队伍分散在全国各个“山头”,交通不便,通讯困难,基本没有外援,主要靠各部队独立打拼。可因为采用了红色管理,广大官兵有了共同的价值追求、统一的思想指导,高度分散的队伍不仅没有分崩离析,反而造就了极强的创新能力。既能够各自为战,灵活多变,适应各种复杂情况,又能够听从指挥,相互配合,构成统一、强大的战斗力。即便一时遭受挫折,打了败仗,队伍被打垮了、打散了,只要还保留下“火种”,就能星火燎原,卷土重来。这不正是彼得·圣吉所向往的“组织的无限生机”吗?
(来源:横渠书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