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宇 | 建国初实行计划经济的五个理由 - 昆仑策
-
江宇 | 建国初实行计划经济的五个理由
2021-06-30
上一篇文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路径表示否定的观点进行了分析,认为从历史、现实和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必要和理性的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在大多数领域限制自由市场发挥作用。在1992年中国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之后,人们往往认为当年实行计划经济制度是错误的选择,甚至一讲到市场经济,就全面否定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代,否定这一时期的工业化成就,进而否定今天政府在经济领域发挥作用。这些看法在理论上并不正确,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在现实政策中则更是有害的。
市场经济确实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但这是有条件的。世界上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既有最繁荣发达的国家,但也有大量陷入贫困落后的国家。旧中国实行的总不能说是计划经济,但并没有实现发展和繁荣。中国建国初期实行计划经济,是对旧中国市场失灵教训的反思,也是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必然逻辑结果,具有当时的历史合理性(本书第四、第八章将展开这些观点)。具体地说,建国初期实行计划经济有这样几个现实的原因:
首先是集中资源发展重工业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初期,需要必要的重工业基础,也需要大量具有基础性、公共性的基础设施。重工业投资周期长、初始投资大,规模效应明显。军事、能源、交通、原材料、机械等工业,具有很强的公共产品属性。当时弱小的民族资本既没有动力、也没有能力完成这样的任务。再加上苏联援助中国“一五”计划,这就自然而然形成了计划经济制度。“一五”计划期间,由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实际施工的为150项),绝大多数是具有公共品和先导产业性质的重工业项目,只有三个是轻工业项目(两个制药、一个化工)。
其次是组织大规模集体协作,减小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重工业的一个特点是,产业链长,需要大范围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协作。中国的资本和技术十分稀缺,能够用于重工业生产的资源极为有限。在这种情况下,计划经济起到了独特的作用,那就是发挥中国共产党组织严密、社会动员能力强的特点,通过组织大规模的集体协作、集体劳动,来弥补资本和技术的不足。计划经济使得全国的企业目标和利益一致,在关系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项目中,可以在全国范围集中和调配资源,避免条块分割,减小交易成本。在“两弹一星”、潜水艇、“运十”大飞机的研制过程中,都是全国范围内调动资源。正是依靠计划经济体制,才能组织多次大规模的“石油会战”“铁路会战”“地质会战”,迅速弥补了在基础领域的短板。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一直影响到现在,2014年,世界银行编制的“营商环境”(Ease of doing business) 排名,社会主义国家和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基础设施条件普遍好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1]。
第三是进行重大生产力布局和调整。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自然条件的差距,必然造成资源向有优势的地区集中,并且一旦形成地区差距,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差异极大,建国初期仍延续着旧中国的格局,主要的工业部门集中在东部和沿海,这不仅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也影响国家安全和内地市场的扩大。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特别是到20世纪60年代开展“三线”建设后,大量的企业、科研院所及其工作人员团队、家庭,整建制地从东部和大城市来到到中西部以及基层,这些企业带动了一大批大中小城市和城镇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国的“西进运动”。如果没有计划经济体制,这一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四是通过计划经济和公有制,克服了经济起飞阶段大多数国家出现过的大规模失业。自由市场机制固然有利于提高某些私营部门的微观效率,但是在资本匮乏的情况下,有限的资本不可能雇佣足够的劳动,实现全民就业。在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过剩的局面将长期持续,失业将是普遍现象。而中国在计划经济和公有制条件下,实现了全民就业(包括农民在人民公社的就业),这样就把在私有制条件下,资本所不能容纳的“过剩劳动力”组织了起来,而就业本身是社会稳定、提升人力资源水平的手段。通过这种全民就业的制度,让全体人民都参与到现代化进程当中,避免了大多数国家出现的两极分化和大规模失业的现象。
最后,这一时期依托计划经济体制举办了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计划经济时期的企业和农村组织,不仅是经济部门,同时也是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部门,承担了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大多数公共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的企业,是没有动力这样做的。这种做法在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就提供了全覆盖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降低了经济运行的成本和风险,使得实行“高积累、低消费”的发展成为了可能。中国在经济起飞阶段,工人就享受稳定的就业权,避免受到经济危机的冲突和资本的压迫,这有利于他们产生长期的劳动积极性和认同感,也有利于人力资源水平的提高。而如果缺乏劳动保护、整日为基本生计和保障所担忧的工人,是无法产生“工匠精神”的。
还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的计划经济,并没有完全消灭市场的作用,而是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利用市场交换,中央只确定主要产品的计划,而且这种计划并不是完全严格的,在企业之间、公社之间、个人之间,除了重要物资的调拨之外,市场交易仍发挥作用。这一点是同苏联不同的。(后续还将讨论这个问题)
注释:
[1] [美] 史蒂夫•约翰逊.马克思主义对市场的馈赠.[EB/OL].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66466 , 2016-3-4.
本文节选自《大国新路——中国道路的历史和未来》,江宇著,中信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来源:“共和国经济史”微信公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