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实践证明,这在公有制条件下是可以实现的,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却是无法实现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是因为,在公有制条件下,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主要是指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尔后先富起来的地区在国家的统一组织下,从财力、物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等方面积极支援和帮助贫穷落后地区,从而逐步缩小全国各个地区的发展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里最关键的问题是,在公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为国家和集体所有,因此可以在各级政府的统一组织下,对贫穷落后地区进行有效的援助。
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先富起来的人主要是资本家,要想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则是不可能的。主要有四个原因:
第一,先富起来的资本家不可能支援和帮助穷人富起来,与他们一起共同富裕。
首先,保持一大批贫穷人口,是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基本条件。
马克思早就指出,资本家是靠剥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发财致富的。如果全社会的成员都一样富,那还有谁会到资本家的工厂去做工,让资本家剥削呢?所以,在社会上保持一大批贫穷的劳动人口,是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基本条件,而且这些贫穷劳动人口越穷,数量越多,他们想进入资本家工厂做工的意愿就越强,相互之间的竞争也越激烈,资本家就可以用更低的工资雇佣他们,从而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其次,资本家唯利是图、嗜钱如命,他们绝不会把自己的财产分给穷人。
从古今中外来看,地主、资本家等富人,拔几根牛毛救灾济贫,以获取“慈善家”、“大善人”名声的事例很多,但主动把自己的大部分或全部财产主动分给穷人的则寥寥无几。这是因为,地主和资本家都是天生爱钱的,不爱钱他们也不会去拼命地捞钱,也当不了地主、资本家。特别是捞钱的时间长了,他们就会越来越唯利是图、嗜钱如命。所以,指望资本家主动把自己的财产分给穷人,绝对是痴心妄想。
由此可见,先富起来的资本家不可能支援和帮助穷人富起来,与他们一起共同富裕。
第二,在私有制条件下,国家无法对私有财产进行无偿调配。
在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为私人所有,企业的资金、设施设备、原材料、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和产品等都属于私有财产,国家和各级政府是无法进行无偿调配的,只能出钱购买。而要购买,国家和各级政府就必须拿出一大笔钱,这样做的结果是资本家更富了,而国家和广大劳动者则更穷了。
而只有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即将私有制改变为公有制,国家和各级政府才能对国有财产进行统一调配,并动员集体所有制企业拿出一部分财力、物力和技术,用以支援、帮助贫穷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救助贫困群众。
第三,仅靠第二、第三次分配无法缩小贫富差距。
这些年来,有一种理论可称之为“三次分配论”。这种理论认为:要缩小财富差距,就应当有三次分配:初次分配要讲效率,要按照生产要素分配,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二次分配要讲公平,政府应当通过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手段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帮助弱势群体,建立全面、系统、适度、公平和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次分配要讲社会责任,富人们应当在自愿的基础上拿出自己的部分财富,帮助穷人改善生活、教育和医疗的条件。
然而国内外的实践证明,仅靠第二、第三次分配根本无法缩小贫富差距。
首先,税收手段无法有效缩小贫富差距。
通过税收手段来缩小贫富差距的设想认为,政府通过向富人多征税,然后把这部分税收用于建立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穷人的实际收入,能够缩小社会成员的贫富差距。
这种设想从理论上看是可行的,但国内外的实践来看,效果却很不理想:如果向富人征税征多了,富人就会把资产向国外转移,资本就会出逃,其结果就是国内投资与经济增速下降甚至负增长,最后政府的税收减少、财政入不敷出;如果向富人征税征少了,政府就没有多少钱可用于社会保障和增加穷人的实际收入,缩小贫富差距的打算就会落空。这里的关键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国家的财富主要控制在资本家手里,政府甚至要靠资本家来养活,因此,政府必然会极力维护资本家的利益,甚至堕落成为资本家的提线木偶。目前,欧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对富人征税的水平都明显高于我国,可是这些国家的贫富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还在不断加大。这说明,企图通过税收手段来缩小贫富差距的设想,实际上是行不通的。
其次,通过发展慈善事业缩小贫富差距更是杯水车薪。
前面已经说过,资本家唯利是图、嗜钱如命,他们绝不愿意把自己的财产分给穷人。因此,企图通过发展慈善事业,增强富人们的社会责任,让他们在自愿的基础上拿出自己的部分财富,帮助穷人改善生活、教育和医疗的条件,不能说一点效果都没有,但也只能是杯水车薪。
第四,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完全实行按劳分配
马克思为什么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要实行按劳分配?因为按劳分配没有剥削。由于每个劳动者在劳动中所作出的实际贡献不同,按劳分配也有差别,但其差别很小,不会造成社会成员贫富差别悬殊的结果。而完全的按劳分配只有在公有制条件下才能实现。
而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新创造的社会财富主要是按资分配,资本家通过剥削,其财富的增长方式是几何级数增长,而广大雇佣劳动者的收入顶多也只能是算术级数增长,因此,必然造成贫富差别的不断扩大。
综上所述,私有制不可能走向共同富裕,而只有公有制才能通向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