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领经济的核心思想:我们社会主义以人民生活福祉社会经济价值观的经济建设为中心,结合大数据时代的技术契机,以我们的经济生态为基础,以社会主义体制的公益经济为依托,发展高度的社会信用,实现资本、资源价值和效率与社会需求的高度统一。
我们数字经济的未来是什么样子?数字经济是个庞大的系统,包括数字技术建设、产业建设、市场经济发展宏观路线和导向,而发展的宏观路线和导向是数字经济的社会意义和方法论层面的规划,搞清楚这个问题,对我们企业、政府、社会如何建设数字技术和产业建设都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我们分2篇写这个未来的历史,上篇以分析的结果为主,下篇以发展的路线图为中心。
单纯从数字化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并不能揭示数字经济发展的社会特征,这样会让我们陷入比技术、比产业的误区,从经济基本模式、技术和经济关系的方式理解数字经济,分析数字经济模式发展的技术、市场、社会动因,得出独特的中国数字经济模式。在此介绍一下我们对数字经济发展的理解,请社会各界批评,为坚定信心、实事求是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经济共策共力。
一、经济模式
经济的最基本要素是需求和供给,而形成需求和供给的经济模式的价值要素是基于生产力水平的需求端“社会经济价值观”和供给端“供给价值观”。从建国到今天,历次的全国人大代表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核心的主题就是人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和现阶段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从人民的需求和保障出发,代表中国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建设的目标,我们把我国的经济定义为:以满足“人”(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和人的生活环境(现代人居环境理论为基础)需求为目的,以企业构成的产业结构和社会配套的一个结构性供应,形成需求和供应之间的社会化平衡活动。基于我们理解的经济定义和经济的价值引导,企业以市场经济、资源环境的条件为基础,以对社会经济价值观的理解形成供给价值观理解和主张实现供给生产和服务,进而以供应链形成微观到宏观的产业结构组织,这种组织的内部和总体与终端需求形成市场经济的经济方式,社会的配套是政府组织的宏观供给价值,是以政府对社会经济价值观的理解和主张为引导的市场经济管理的公益经济,经济模式如下图1-1:
经济模式图1-1
二、数字技术与数字经济关系
技术与经济的关系,与数字技术推动经济的发展中相比,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普遍性关系是技术对生产力的提高,表现在使用价值、效率、质量、成本四个方面的进步,数字技术的应用要具备这四个方面能力而提高生产力;数字技术在技术本身发展结构上,按照我国科学家钱学森先生的科学体系,需要按照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三部分研究和开发,以提高我国数字技术发展和支撑经济发展的技术全面、完整性。而数字技术的特殊性,与历史上突出的技术进步,如能源、材料相比,是它在社会和经济科学技术中更广泛、更通用、二次加工技术特点造成的,简单的可以认为数字技术就是把世界复制成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和对其进行加工的技术,它具体有2个方面特点:数字孪生和数字关联加工。
数字孪生说明了事物都是天生的数字可描述,这是信息化的理论基础。数字关联加工,是数字孪生的深度技术开发,它在经济上深层应用,是跨界、系统间融合重构的数字关联,以系统论为指导,跨系统的重构新系统,这也是物联网、新经济的理论基础。数字经济与数字技术关系结构如图2-1:
数字经济与数字技术关系结构图2-1
三、数字经济模式
数字经济发展与历史的技术相比的具体特殊性,表现在数字孪生的供给价值数字化和数字化消费端的预期,供给价值数字化把价值观的抽象概念和行为方式以具体数字表现出来,从而对引导我们数字经济发展和建设高度发达的信用社会具有独特作用;而数字化消费端的预期,提前预测了社会消费端的需求量,对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社会资本的使用和配置更加富有成效,进而形成预期认领经济模式。
3.1、供给价值数字化
经济价值观体现了不同社会体系对社会发展的不同理解,而供给价值因素是对社会经济价值观的体现,因此设计供给价值指标体系和供给价值指标体系的数字化,将具体的体现我国人民的社会发展诉求。
供给价值体系包括微观以企业为对象的供给价值指标和宏观以社会配套为对象的供给价值指标。微观的供给价值指标,是社会经济价值观的体现,不仅表达需求侧的使用价值,还要体现以需求侧和供给侧“人”为中心的社会化需求,所以包括产品使用价值和企业社会价值两方面内容,具体由使用场景价值、功能性指标和性能梯度、可信性指标、供给效率指标、企业形象指标、绿色指标六大指标系统构成。使用场景价值指标描述在用户使用场景系统中产品数字化的增值性,是对数字化和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新概念产品的场景功能贡献评价,体现数字经济时代特点;功能指标描述产品的能用性和水平;可信性指标描述用的放心水平;供给效率描述提供产品的供给效率和生产力水平;企业形象描述社会对企业“和谐性社会价值”评价,由安全生产、劳动保障、信用、性价比、税收、公益等具体指标;绿色指标说明产品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水平。而对宏观供给价值的狭义概念(以物质文明为基础)体现在对微观供给价值产业链的增值上,它包括社会绩效和绿色指标2部分,社会绩效表达宏观经济的社会经济管理运行水平,它包括税收、社会物流效率、社会资本效率、就业率、公民收入、社会满意度等指标,绿色指标表达经济与自然的和谐性,它包括循环经济、生态环境指标、资源能耗与人口、主要消费品消费周期。
经过物质制造和物质服务的过程数字化,将孪生供给价值指标的数字化,进而形成数字化供给价值指标社会评价系统。数字化供给价值指标逐步完善,将对我国的供给侧改革、企业竞争、社会经济提供持续发展的驱动、引导作用,进而符合和发展我国的经济价值观。
3.2、预期认领经济模式
由于我国的经济结构、经济生态在世界上有独特的完整性,我们有条件构建基于产业供应链的从供给端到消费端的消费预期数字化。以个人的消费数字化生产的信息产品作为一个典型例子,我们描述这个的模式。
如果将人的消费行为分成习惯性消费和变动性消费2部分,通过物联网获得一个人的数字化消费数据,大数据智能技术学习这个人的消费行为,就可以预测他的习惯性消费,而时序越长,变动性消费就越低。把每个人的消费预测收集,会形成区域的市场消费预期,利用“智能市场自组织”(参见文章末尾说明【1】)技术,可以将市场消费预期和市场库存综合计算后发布给制造企业,形成企业以认领方式的供给计划订单,然后供应链再向消费层组织生产、物流以满足市场预期需求,形成针对性基于市场需求预期性的供给经济模式。由于城市中存在人口流动问题,数字化消费可以结合供给层实时供给量结合分析,将流动人口消费数据动态的结合,使技术上有一定可操作性。在同样模式下,对于人居环境和制造层(主要是装备、工具等产品)的消费,由于其位置、使用周期、建设计划的固定性,形成建设性消费和产品使用寿命的周期性消费,更容易形成消费预期数字化。这就形成了消费预期和企业认领的第一个认领关系。
第二个认领关系是消费预期数字化结合供给价值指标评价带来的社会化高度信用,发展出的新的社会结算方式,我们采用“以海关为界限”的认领社会结算。
社会经济中存在重复性债务的问题,产生原因是大部分消费端产品包含着原材料,例如钢材、石油、木材等,这些材料从原材料层经过供应链传递到消费层,期间不断在企业间的重复性购买原材料以传递物流,如何去掉这个重复性债务,方法之一是政府可以根据智能市场自组织系统的预期统一采购主要原材料,按照自组织系统的认领订单,分配给供应链底层企业免费使用,制造层企业按照增值税的方式传递原材料费到消费端,由消费端认领支付原材料费。对这个模式中的缺陷,如对市场波动造成的产品积压,根据消费周期由认领企业自购原材料费,来弥补市场原因造成的原材料费积压的政府资本支出;第二个问题是政府对原材料垫资的货币来源,如何平衡社会货币发行量与经济运行的关系,这种模式导致社会上真正流通的是资源增值货币,而资源在经济上看就是货币,资源一旦产生使用价值,对等的货币就应该出现,根据现有资源使用价值量发行货币并没有影响政府的财政支出,当物质失去使用价值以后,可以根据通胀率调整经济与货币的发行量的关系。
由于我国产业和消费结构全面、完整,我们以海关为界限,这种材料费结算模式在我国具有实施的优势和可行性,对国内产品的国内市场采取这种模式将大幅降低社会债务,我们以2017年国内钢材消耗做的保守性估算,大约可以减少11万亿的企业社会债务,大量释放企业的流动资金占用和提高生产再投入资金。
简单的描述预期认领经济模式:以微观和宏观供给价值评价体系评估数字经济发展质量和引导经济活动持续发展成高度信用经济,由消费端数字化、需求预期、市场自组织分配认领,产生市场预期信息流来驱动制造物流和增值资金流(增值制造费)、供给价值流,以满足消费端使用价值的经济模式。模式图如3-1:
预期认领经济模式图3-1
总结一下预期认领经济的核心思想,我们社会主义以人民生活福祉社会经济价值观的经济建设为中心,结合大数据时代的技术契机,以我们的经济生态为基础,以社会主义体制的公益经济为依托,发展高度的社会信用,实现资本、资源价值和效率与社会需求的高度统一。以上是我们理解的数字经济发展的未来模式,这个模式是否正确,欢迎广大仁人志士批判。后一篇文章,我们介绍这个模式和我们现阶段的经济、生产力水平结合,发展的路线图。
注 释:
【1】智能市场自组织技术解释:是基于企业自愿加入企业制造云和企业供给价值评价指数,由大数据智能技术分析消费端产品预测周期上的剩余库存、产品制造供应链的传递结构、效率、价值增值指标分类等,由计算系统进行防垄断推荐、订单发布和企业认领的智能市场自组织技术。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昆仑策网”!
(作者系济南信邦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山东省大数据研究会副秘书长;来源:昆仑策网
【原创】)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