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学者对意大利维基百科中国词条信息来源的分析让我们看到,有关中国的很多事项都是从主要国际竞争者的角度所陈述的。意大利维基百科在很多情况下并没有建构一种自主的意大利中国观,取而代之的是盎格鲁-撒克逊(泛指美、英及英联邦国家,编者注)的中国观;维基百科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它是永久性意识形态斗争的战场;不断地从他人的描绘中看清自己是跨越国界、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的最佳方式。作者的态度中立、客观,研究方法科学,揭示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也给走向世界的中国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在各国的维基百科等网络百科全书中保证中国形象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摘要】维基百科是一个基于用户生成内容的开放性网络百科全书,在访问次数最多的网站中排名第六,始终是谷歌查询的第一个结果。中国在意大利的形象受维基百科相关页面的影响较大。在“中国”词条网页上,有关中国的敏感事项——政治、经济、社会等,实际上是从其主要国际竞争者的角度所陈述的。关于中国军事航空、战斗机和工业的条目信息,其信息来源是北约的期刊和网站;许多与中国有关的地缘政治条目,如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在叙述时绝大多数都引用来自西方的信息来源。一些不客观的指责成为条目内容,经济数据来源于竞争对手且包含怀疑与不信任内容,“一带一路”词条中指责“中国新殖民主义”。这体现了西方的文化霸权。如果还希望有点起码的可信度的话,维基百科上的绝大多数关于中国的页面都需要使用中国的信息来源。意大利人对当代中国是如何陈述的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启动了一项对意大利维基百科的调查。维基百科是一个基于用户生成内容的开放性网络百科全书。据《连线》杂志报道,2017年,维基百科在访问次数最多的网站中排名第六,而且它始终是谷歌查询的第一个结果。这意味着中国在意大利的形象受维基百科相关页面的影响较大。对于从年轻学者到企业家等众多的不同用户来说,维基百科是他们了解中国的特定信息来源。“中国”词条居于维基百科前200个热门页面之中,从2017年9月到2018年8月,“中国”词条访问次数达到60.324次(月平均值为50.277次)。仔细查看网页的HTML文本就会发现,有关中国的信息来源是存在很大争议的。在“中国”词条网页上,有9条信息引自美国政府,11条信息引自中国政府。除此之外,中情局网站信息被引用了两次,并且是中国人口增长信息的主要信息来源。我们还发现了引自美国国防部和国务院的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信息。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信息也被引用过。许多其他的西方消息来源引自美国媒体(《纽约时报》目前有10篇参考文献)。虽然在“中国”词条页面上,盎格鲁-撒克逊人的信息来源与“.gov.cn”域名上的中文信息来源是持平的,但在关于中国信息的其他维基百科页面上,这一比例显然是不同的。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那样,有关中国的敏感事项——政治、经济、社会等,实际上是从其主要国际竞争者的角度所陈述的(例如《金融时报》、世界银行)。
一方是美国和英国的信息来源,另一方是中国的信息来源,为了获取双方两抵的更多细节,本文作者编写了一种算法,此算法能够浏览维基百科页面,验证它们与“中国”主题的相关性,检查HTML文本,比较美英信息来源(政府的、政府间的、媒体的)与中国信息来源的出现频率,并检测其所有失衡度。该算法生成了一个关于中国及其关系的维基百科条目图。使用简单的如聚类分析的信息检索技术就可以使之出现主题区域。至于中国人和盎格鲁-撒克逊人的两种观点,该算法在两者之间建立了一个平均值。这意味着,即使在一个“平衡”区域,两种不同的观点也可以同时出现。该图表创建于2018年1月,此后,不少维基百科词条可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例如被重命名、移动、修改。我们关于中国的图表是一个连接图,图中节点代表页面,线代表其连接,如图1所示。
三、研究发现与解释
通过图的拓扑结构,我们可以将中心区域“中国”与近的、远的周边区域区分开来。在临近区域,我们发现了中国的领导人(例如毛泽东、习近平)、中国的历史(“战国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地理条目、中国共产党组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国家支撑(“人民解放军”)。尽管我们发现了诸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的重要词条枢纽,但显示中国对社会主义坚定态度的区域通常与其他区域相连接,这些区域涉及国家和党的关系、共产主义的理论概念。在中等距离处,我们发现了涉及不同国家共产主义政党的区域、中国传记资料、语言概念,以及一些有趣的军事条目(“洪都航空工业公司”“贵州JL-9”“成都J-7”)。在边远区域,我们发现了其他政治概念,如自由主义、殖民主义、资本主义,通过“全球化”中心词条与图表相连接。在盎格鲁-撒克逊人对中国看法的资料中,有45个条目极不平衡(分数从5到61不等),而41条对中国信息来源的观点略有不平衡(得分从1到26)。事实上,当其主题涉及语言、文学、古代历史时,就必须要引用中国信息来源,虽然共产主义在意大利通常情况下意味着一种强烈的意识形态斗争,但是它所有关于中国国家的复杂政治表述通常也都是参考自中国信息来源的,这一点值得关注。很显然,西方观点的不平衡倾向并不涉及整个认识区域,而只是涉及其中的某些页面。例如,并非所有的历史条目都是对立观点争斗的目标。西方信息资料仅在涉及中国近代历史的条目中流行:这些单一事件可以被看作是从体制性危机中挑选出来的,且可以被解释为缺乏人权和政治自由的表现。有一些重要的例外:关于中国军事航空、战斗机和工业的条目信息,其信息来源是北约的期刊和网站;许多与中国有关的地缘政治条目,如中国香港、朝鲜、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在叙述时绝大多数都引用了西方的信息来源。西方信息来源存在于一些特定的机构体系中,例如“国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对同一页面的英语和意大利语两种版本进行简单比较,就会看出盎格鲁-撒克逊人对中国有强烈看法的原因。如果我们想象意大利维基百科词条的贡献者只是在咖啡馆里阅读《华盛顿邮报》,我们就可能会犯错误。因为很多时候,意大利维基百科的整个段落都只是简单地从英文版本翻译过来的。让我们细看一个例子:昵称为“希德兰勋爵”的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词条的第一位意大利作者,他将下面这一段话从英语翻译成了意大利语:《宪法》修订于2004年3月14日,其中包括对私有财产(“公民合法取得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和人权的保障(“国家尊重并保护人权”)。中国政府认为,这是中国民主的进步,也是中国共产党释放的信号,表明他们认识到了变革的必要性,因为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造就了一个富裕的新中产阶级,新中产阶级希望能够保护自己的财产。《华盛顿邮报》援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话说,“这些中国宪法修正案对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将认真努力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希德兰勋爵”在意大利语页面中加了下面这段话,而这段话在英文页面中并不存在。但随后并无明显迹象表明这些宪法修订使中国公民在人权或财产权方面受到更多保护。中国人继续因试图挑战政府决策而被捕(无论这些决策是否合法),即使在用法时也是如此。他们对媒体的谴责仍然存在,这个从关闭公开出版物就可以看出,或者重新安排编辑和记者,并开除那些惹恼官员的人,例如《冰点》周刊就是这种情况。如果我们查看英文页面的年表,我们就会发现它曾经存在过,后来在2014年被英语维基百科页面删除,因为其作者并没有添加任何引用来源,因而违反了维基百科内容控制的严格规则。不幸的是,这段译文仍然存在于意大利语版本中,没有标注任何文献来源,即使在此期间,“希德兰勋爵”已被维基百科社区禁言。如果自由主义国家和共产主义国家在法律上存在差异,那么人们或许认为,对中国的批评将会集中在其对自由的观念上。令人惊讶的是,事实并非如此。在引用次数最多的盎格鲁-撒克逊信息来源中,我们发现了由中央情报局(CIA)编辑的《世界概况》。这是关于经济增长、人口、资源等信息的特定来源。其他信息来源包括与中国存在竞争关系的政府间组织,如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它们代表的是中国的竞争对手。其中一些数据显然是用来打击投资者的。例如,在标题为“中国经济”的页面中我们发现了一段话(时间是“2010年至今”)。2016年之前,这段话指责中国政府关于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为7%的预期存在虚假乐观,因为西方经济机构同期对中国的预计增速是5%。这段话是一位匿名用户在10月16日编写的。当中国政府的预期得到证实后,昵称为“意大利蜡菊”的用户用一段新的话替代了这段话,他的话使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NP)统计数据蒙上了不可靠的阴影,并散布中国经济增长缓慢、出口下行和崩溃以及经济泡沫的警报。作者为了提高其观点的可信度,分别引用了美国财经有线电视台和《华尔街日报》2015年10月12日和15日发表的两篇文章。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证实,尽管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成就,但有人仍在试图继续支持对中国经济持负面态度的看法。正如我们所写的,维基百科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它是永久性意识形态斗争的战场。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斗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页面最初是由昵称为“阿利奥奇卡”的用户创建的,该用户在修改英文页面时参考了意大利的信息来源,此页面不断添加新的数据,且直到2018年9月16日为止,其观点都是中立的。此后,昵称为“巴塔克兰”的用户(此用户是体育词条专家)新添加了一段话,这段话主要是引自一篇指责中国新殖民主义并警告欧洲政府关于意大利和中国双边关系风险的文章。然而,这一新版本不会是最后一个版本,因为维基百科禁止在不参考多种不同意见的情况下就表达单方面观点的做法。从科学角度来看,中国文化形象的“客观性”和“意识形态性”之间的对立是站不住脚的,明白这一点很重要。例如,博丹试图将中国文化的某些特征与气候联系起来,毛泽东批评其具有意识形态性(1937年)。社会的发展,主要地不是由于外因而是由于内因。许多国家在差不多一样的地理和气候的条件下,它们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非常之大。同一个国家吧,在地理和气候并没有变化的条件下,社会的变化却是很大的。帝国主义的俄国变为社会主义的苏联,封建的闭关锁国的日本变为帝国主义的日本,这些国家的地理和气候并没有变化。长期地被封建制度统治的中国,近百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正在变化到一个自由解放的新中国的方向去,中国的地理和气候并没有变化。(引自毛泽东的《矛盾论》,编者注)事实上,从其所处时代的精神来看,博丹是基于人口的生物学观念而不是从社会阶级的历史观念去解释政治。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对不同文化的每一种非科学性描述都依赖于其内在的意识形态价值观。事实上,意大利维基百科在很多情况下并没有建构一种自主的意大利中国观,取而代之的是盎格鲁-撒克逊的中国观。我们可以将此举看作文化霸权的一个特例。事实上,如果还希望有点起码的可信度的话,维基百科上的绝大多数关于中国的页面就都需要使用中国的信息来源。这个语意网的很大一部分连接并生成了有关中国的语意:例如,此网将中国与一些正面语意链联系起来,如“伟大国家”“古代文化”“长期传统”“主权政府”“反殖民主义斗争”“强大军队”“异国风情”。用安伯托·艾柯的话来说,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前后一致的、历史稳定的百科全书形式。全球多数人对中国持积极的态度;那些反华的作者为了把负面观点强加给中国而在他们当地进行斗争。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他们选择利用特定的、重要的枢纽,也就是连接中国重要认识区域的节点进行斗争。由于他们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战斗,他们多数是用关于中国现成陈旧的意识形态记忆,即利用盎格鲁-撒克逊政府信息来源的形式进行斗争。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可以用更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成效。这也证明了,如果采用正确的策略并突破百科全书的“阻塞点”,例如枢纽、中心节点和具有大量模糊限制的节点,文化霸权可以是有限资源相互配置的结果。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昆仑策网”!
(作者系意大利《21世纪的马克思》撰稿人、米兰理工大学副教授;编译者:石重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编辑,崔洁系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来源:“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微信公号)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