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近代,服装和政治的关系更为密切。1919年,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被称为中山装,此后中山装大为流行,北伐后更成为国民政府的文官制服。由于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爱穿中山装,所以西方也习惯性地称呼中山装为“毛装”。中山装贯穿了中国的国民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成为当代中国最具有政治涵义的服装。
改革开放以后,在当时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倡导及示范下,除了老一辈的领导人如邓小平、陈云、宋平等坚持穿中山装外,西装取代中山装成了各级领导人的标准服装。这次政治领导层大规模的“易服”,被媒体称为“改革开放新形象”,但在直观上,无疑表明中共要与自己的革命传统决裂,而站在西方的角度看,又何尝不是传递了中共由革命者变为“归顺者”的新形象呢?
中山装在政治领导层中留下的唯一痕迹,是在每10年一次的国庆阅兵式上,国家主席身着中山装检阅部队。为什么会保留这一传统?至今没有看到官方的正式解释。也许是因为1984年国庆35周年时,小平同志穿了中山装?也许是因为穿西装检阅解放军过于古怪?也许是因为穿军便服不符合国家主席的身份……,总之,中山装作为一种颇为“奇葩”的风景在国庆大典上被保留下来了。
但这一保留,却无形当中使中山装成为中国最古怪、最不可思议的服装。试问:中山装在中国是比西装更为隆重的礼服吗?如果是,那为什么国家主席之外的其他领导人都不穿呢?难道他们认为今天的仪式配不上中山装吗?如果不是,那为什么国家主席要穿呢?难道他认为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解放军和游行群众是一个不值得严肃对待、可以随便穿衣服的场合吗?最后,那是不是中山装是国家主席的专用服装,除了他谁都不可以穿呢?显然也不是。
如果一个国家想通过国庆阅兵式向海内外传递什么信息的话,那么自信应该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但由于中国政治领导层在着装上的混乱,所传递的信息却是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紧张的手不知道该怎么放的不自信——既是政治不自信,也是文化不自信——这真是国庆阅兵式上的最大败笔,让外界觑破了领导层内心的虚弱,几乎抵消了为筹办国庆大典所做的全部努力,表明中国的政治精英阶层仍然没有完全走出1980年代以来的失败主义情绪。
其实,中国的政治领导层着装完全可以不必采取非此即彼的极端做法,而是可以既通过穿西装展示开放创新的形象,又通过穿中山装展示对自身传统的尊重,确立中山装和西装并重的新风尚,比如在党的代表大会和一些隆重的仪式上穿中山装,在一般的国务活动和外事活动上穿西装。
军装改革不应患“失忆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上、文化上丧失自信,也更加鲜明地体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装的沿革上。总的来说,解放军军装的改革经历了一个去红军化,趋美军服装化、趋国民党军服装化的过程。身着07式新军装的解放军,变得面目全非,和历史上的解放军几乎毫无共同之处,像是患了失忆症的病人,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准备到哪里去?
改革开放之初,解放军仍然是“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的65式军装,应该说,这身军装最能体现解放军作为“人民子弟兵”的性质,给几代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当然,随着军队建设的推进,军装必须进行改革,但改革应该体现出对自身传统的继承与尊重,而不是和自身的传统一刀两断;新军装应该以自身的传统为荣而不是以自身的传统为耻——但遗憾的是,指导07式军装改革的思路恰恰是后者。
本来,解放军以其光荣历史和辉煌战绩,在国际军事界是可以和美军、苏军/俄军分庭抗礼的、充满自豪感的一流军队,这种鼎足而立的地位,也曾经鲜明的体现在解放军的军装上。但07式军装改革,至少在直观上使解放军沦落为和韩军、“台军”乃至日本自卫队同一序列的二流军队了。新军装使解放军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美军粉丝团,帮助美军确立了对解放军的心理优势——难道明星会害怕自己的粉丝吗?
07式新军装对解放军士气的打击也是一种深重的暗伤和隐痛,因为其所传递的全部暗示就是生怕自己不像美军——怕自己不像美军,实际上也就怕了美军。
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服装文化
也许有人会质疑:为什么武器装备可以学习美军,军装则不能学习美军呢?道理很简单,因为军装体现了审美观和价值观,其象征意义仅次于军旗!
犹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当时的中国虽然举办了奥运会,但还不敢有自己的梦。十八大以后,习大提出“中国梦”,并将其内涵定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梦,这就是一个进步,也是自信心开始恢复的一个标志。政治和文化自信的恢复,从外在的形象上看,也应该包括恢复与重建自己的服装文化——如果政治领导人,连代表自己革命传统的服装都不敢穿,还谈什么自信呢?
(作者是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