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政令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是这“最后一公里”的铺路者,从“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到“上级千头令、基层万端绪”,基层干部或被动工作、“忙”于事务,或身兼数职、“累”于任务,或奔波会议,“陷”于文牍,或应对检查,“疲”于材料,分身乏术、身心俱疲。
基层减负年虽然过去了,但是基层工作挖空心思找亮点,左右支吾藏弱点,人浮于事拼绩点等形式主义新变种仍层出不穷,搞伪创新、浅表式创新、玩概念式创新,红头文件变白头,线下会议转视频等“穿新鞋走老路”的做法仍盛行,加之基层天花板之困和少数部门“趴窝”“甩锅”,或把拍板当作“烫手山芋”,或遇事只盯着“属地”,看不见“属事”,遇到问题,立即“甩锅”,造成了基层干部责任无限大、事情无限多、晋升无限少的局面,让基层干部身累更心累。
基层干部“内驱力”,是促进干部自我成长、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既需要外部动力的内化,也需要个体精神追求的积蓄。激发基层干部“内驱力”,还需内外兼修。于基层干部自身而言,要正视自身的岗位职责、任务使命,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在基层的大熔炉里打磨提升自己。于基层工作而言,形式主义要减,基层工作要抓准核心,多“伸只脚到群众中去”,少些办公室里的文字游戏、“表哥”“表姐”;督导检查要精,对多级、多层、多回考核要“健体”“瘦身”,整合检查事项,探索运用“互联网+督查”,实行“一网督办”“打包督查”;责任担当要加,上级部门、单位主要领导要敢于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遇事不避难,遇急不逃脱,敢拍板、能叫板,敢担责,能担责;职能职责要明,结合单位日常工作任务,强化人岗匹配、清晰业务流程、明确责权界限,避难多责、跨责现象,防止踢皮球、互相推诿;工作方式要新,要善于借力科技力量,多共享数据少重复填表,多注重划重点,少一些“一刀切”。
基层是培养锻炼干部的“练兵场”,让战士们想作为、能作为、善作为,就要激发广大基层干部的内驱力,莫让干部流汗又流泪。
作者:赵绚 工作单位:泊头市王武镇党委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