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笔者跟一位在基层工作的朋友聊天。朋友苦恼的说道:“真没意思,工作那么努力,这次提拔考核又没有我,我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极度的怀疑。”看着他像霜打茄子似的蔫头耷脑的样子,不禁让笔者联想到各级组织部门对干部考核虽然都很重视,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少数干部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晋升,就有可能会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产生焦虑感,患得患失,甚至导致心理抑郁。尤其是对于一些乡镇基层的干部来说,面临“五加二”“白加黑”的加班常态化,加之动辄被问责的无形压力,如果缺少行之有效的减压机制和排解手段,很容易打消工作积极性,还有可能产生心理和生理的双重病态。
现实中,干部考核中引发的矛盾甚至争议,容易让考核工作本身受到很大的质疑,同时也会给当地的一些干部考核工作蒙上一些“阴影”。如果干部考核这项工作做的不到位,往往会导致一些“说的比做的好人”上位,就会让那些真正有作为有担当的干部寒心“无位可上”。由此,要想把干部考核工作做到位,让所有的干部心服口服,就应该在考核“精准”上下功夫。
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强调要“进一步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这个通知犹如一场及时雨,为干部考核指明了方向,让干部做到愿为、善为、有为,更有位。各级组织部门干部考核要坚持导向精准,真正形成干事创业、实绩实效的导向,将干部作风落在“实”上,让现实表现和工作实绩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要坚持考核方式精准,建立多元化的弹性激励机制,设计科学可行的弹性激励机制,构建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统一考核标准,把工作量化开来,分项分指标考核,发现更多精准的能力与任务匹配型好干部。除此之外,要建立实效考核精准制度,注重群众感受,把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标准,干部工作好与坏要看群众对人对事的反映与评价。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各级党委,特别是组织部门应当鲜明选人用人标尺,突出事业为上、以事择人,识人察人看担当、选人用人重作为,鲜明亮出干部优与劣的标尺,真正让有为者有位,让实干者实惠,让吃苦者吃香。
作者:董艳敏 工作单位: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仵龙堂乡政府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