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冠琪:发展农村党员应警惕三种现象 - 昆仑策
-
史冠琪:发展农村党员应警惕三种现象
2020-09-23
发展农村党员工作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经常性的工作,对于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高质量地发展农村党员工作,充分发挥广大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现实课题。但在实际工作中,基层部分党组织或党建责任人因文化程度偏低、思想境界不高、民主意识不强、责任机制不实等因素,在发展党员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对此我们一定要提起高度警惕。一是警惕动机不纯的家族式培养。一些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受家族观念、陈旧思想等因素影响,在发展党员中搞“近亲繁殖”问题严重。一些村两委干部“举人唯亲”,为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凭借权利将亲朋好友纳入到自己的“权力圈子”里。对不是“自己人”的有意入党的优秀人才采取排挤、拖延等方式阻扰其入党,造成符合入党条件的优秀人才被拒之党的门外,极大影响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消弱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力和吸引力。二是警惕青黄不接的“断崖式”发展。农村党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结构不合理是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中一个比较严重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农村各项事业发展。而受市场经济影响,年富力强的年轻人多外出务工经商,造成选人育人渠道变窄。而有入党意愿的人员中依然是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素质不高、“双带”能力不强者居多,党员队伍依然出现“年龄断层”、后继乏人。这种青黄不接的现象导致农村基层组织缺乏“源头活水”,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的全面发展。三是警惕不按规程的业务性错误。受惯性思维影响,一些基层组织负责人仍延续以往习惯,在发展党员程序上不按新形势下的规定标准,出现发展党员程序不规范、不严格,认为发展党员无非就是“走个过场”,甚至默许一些计生不合格或者有案底的带有“硬伤”的积极分子进入到党员队伍中来。加之一些基层组工干部职责不明,业务不精,且人员流动性大、业务交接不及时,导致发展党员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遗漏程序、时间节点不合理等审核不严情况,对党员个人及组织建设都造成了影响,埋下了隐患。发展好农村党员,为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人力支撑,是各级基层党委的主要任务和责任。我们在警惕以上现象的同时,要针对性地制定工作举措,引导基层支部转变观念,提高素质,健全机制,逐步加以解决。要改变以往坐等上门的消极观念,主动打破僵局,扩宽选人视野,让大批的优秀青年党员脱颖而出;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基层党组织提供坚实有力的经济基础,吸引优秀青年“回巢”;与此同时还要严把入党关口,严格按新时期发展党员“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机构,慎重发展”的工作方针,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为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永葆生机和活力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寨子镇人民政府;来源:昆仑策网【原创】)【本公众号所编发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网站和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阅读原文”】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