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九:华中七战七捷始末 - 昆仑策
-
张九九:华中七战七捷始末
2021-11-05
张九九:华中七战七捷始末
(202109)
转帖按:张九九是我非常钦佩的一位大姐,要知道我何新平生由衷钦佩的人并不多。我钦佩她,不仅由于她直率敢言,而且在于她的学问。
在中共党史和军史方面,特别对于华东解放战争,这位老姐具有过人的学问、见识以及判断力。事实上少年时期的她竟然有幸见闻了华东解放战争由困难时期到胜利时期的全过程。她从小对华东局党政军领导如饶陈粟都极为熟悉。亲见过康生的癔症及歇斯底里。
读她对于军史的讨论总给予我许多的启发。
以下是她近期写的一篇札记,蒙她同意,特予转发。
华中分局一成立,面临着貌似短期内无法解决的无数困难:
严重灾荒,700万灾民,没吃没喝;工农业生产尚在战争的创伤中,华中共产党口袋里没有钱,经济非常困难,邓老自己每日尚且只吃2两粮食。……
政权还没有健全,群众还没有完全发动组织起来,土地改革还没有进行。
野战军大部北上后,华中的野战军还在组建,军事行动,正在从游击战向运动战转变;人民战争的武装体系还没完善;战时的粮草供应民力支援民兵参战,政治鼓动,战争动员,做好自卫战争的各项准备工作还没有完善……
就在华中分局的领导们面临千头万绪的问题之时,1946年6月国共大打起来了。
毛泽东6月11日发出了电报:‘必须用一切方法歼敌于南线"电报还指示’张粟邓谭,并告陈:我必须用一切方法歼灭敌人于南线,保卫九百万人口的南线各区
从这天起,毛主席,中央军委有时一天几个电报部署南线。特别是6月25日的电报,指示华中局“苏中可能暂时失陷宜预作准备”电报是这样的:
“华中局并告陈舒:
“苏中地区在蒋优势兵力进攻下,
有暂时失陷可能。你们宜作事先准备,以免临事仓卒,受过大损失。中央”
6月26日毛主席又电示华中分局,要华中主力出淮南津浦线。陈毅也有此意,并且具体提出要求华中野战军抽16个团的兵力投入淮南作战。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战略变化。否则不会是在所有有关华中战场的文字中无一例外的提“七战七捷”,也不会对因这次战略的变化、及变化所对应的战役行动有所争论。
对于这个战略变化的指示,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的动作,目前在党史,战史及各种传记上都是这样“接到电报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一致认为如向淮南转移,而淮南万一不能取胜,则我整个华中部队将处于进退两难境地。建议还是先在苏中地区打一仗。当然也叙述了在地处内线的打一仗的有利条件,多数的文字还会加一”“这与粟裕同志的意见是一致的”。我经常会问自己,为什么不是“粟裕和华中分局的意见是一致的。”这虽只是文字的略微的区别,但所表述的意思却是不同的。除此之外华中分局是如何研究的,有那些人参加,各自都发表了什么样的意见,怎么分析的华中地区的实际情况……。既没有看到过公开资料,也不知道这些档案资料在什么地方。
也就是说无论是研究党史的还是研究军史的都没有关注这一问题。而无对苏中战役中的‘’七战七捷‘’的叙述甚至细节的叙述都非常完整。
依我对张邓谭曾的点滴了解,张邓更多地是站在保住华中或保住华中一部分的角度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的。他们对6月25日毛主席指示的“苏中可能暂时失陷宜预作准-”的指示,认识不足。那时华中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土改,分田分地真忙;还有经济正在复苏,买卖正是兴隆、税收节节增长,……经历过中央苏区时期的张邓曾面对这一切,对保住华中有信心,在内线打,有信心;而谭震林是在毛主席的指挥下,直接参与了五次反围剿的一个方面的战役指挥的,对毛主席的战略方针认识更深刻些,他是同意出外线出击这一战略
对6月25日电报,认识不足的后果,在9月两淮失守较为仓促,也体现出来了。
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组织原则,6月28日邓子恢、张鼎丞带着研究的意见(更准确的说法是带着华中分局的意见),赶往陇海铁路沿线新安镇附近的一个村子、向陈毅当面陈述商讨。
6月29日,邓子恢、张鼎丞、曾、粟裕、谭震林联名或直接向中共中央和陈毅提出在苏中作战的建议。
中共中央和陈毅接受了华中分局的建议,调整了原来的计划,改变为实现内线歼敌的方针,并确定"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
世界上从没有那一个战争,需要《地方官》参与具体的战略、战役决策。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战争决定的。罗帅在50年代对研究军史的同志指示过,必须研究清楚党史,才能研究清楚战史。古田会议的核心是反对单纯军事观点。因此在研究解放战争时期在华中地区的战争问题,不认真研究华中地区的党,是很难把问题研究清楚的。
对于究竟是先在苏中内线,还是西出淮南,在外线打,当时有不同意见,后来在研究战史时,也有不同看法,总要争个你对,我对。今天的人们并不需要知道谁对、谁错,也不需要知道‘’七战七捷‘’是怎么会事;更不需要知道粟裕是谁,邓子恢是谁;但是,今天的人们知道了那时的共产党人怎样做、做了些什么,才取得了胜利,是有重要意义的。
从苏中战役的决策过程中,人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那时的中央战略方针、每一个决定,只要时间允许,就是这样反复征求意见,尽量吸取各种意见的;而各个战区都会根据实际情况,负责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正是毛主席一再说的,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基本原则。
7月13日,中央军委电示“苏北大战即将开始”,至此,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拉开了帷幕。
7月13至16日,
中央军委在宣泰战斗结束当天,给华中分局诸位来电,指示我军在南线须准备连续作战。并要求华中军区立即征集几个补充团,补足老部队。
华中分局立即电告前线:‘’后方当动员一切力量,支援前线的歼灭打击。……为保证前线补充,六分区已完成三千名新兵动员,五分区三千名亦在动员中。”
7月18日至21日华中野战军在如皋以南地区歼灭国民党军整编四十九师一个半旅。
如皋战役之后,对海安战役如何打,又有不同意见,粟裕在《回忆苏中战役》一文中说,“我远离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不敢单独决定,就日夜兼程从海安赶赴淮安”在邓子恢主持下,华中分局召开了常委会议,郑重理讨论了这个问题,决定在海安实施运动防御,尔后主动撤离,创造新的战机;……华中分局把这一决定上报中央、华东局、新四军军部,7月30日,中央军委来电指示,肯定了华中分局的意见”
从海安到淮安,现在不算远,高速上也就2小时,不过即在60年代,即使是汽车一天到达也困难。粟裕开始坐汽车,后来坐船,骑摩托车骑自行车,跑步,唯可能是水网地带骑马不便,日夜兼程,赶到淮安。为了胜利,粟裕那忠诚,执着,坚强的意志,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能不为之动容吗?
那是在国共大战,暴风骤雨来临之前,粟裕能在苏中平原上奔驰,可见华中解放区的稳定,安全——真的是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却来之不易。
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必须通过这一原则决定。一但决定,就是华东局的决定。失利,责任是华中局常委的。胜利,每一个人都会说功劳是党的。这党,有粟裕,也有参战每一位战战员。
7月30日打响了海安运动防御战,8月3日,海安运动防御战胜利完成任务。
8月8日,中央军委得知,歼敌良机已到,致电粟裕再战。张鼎丞,邓子恢等在关键时刻,将灌南五旅及华中军区特务团东调苏中,增强了粟裕歼敌的力量。
8月10日至8月11日粟裕谭震林组织了李堡战斗,此战歼敌9000余人。
此后,粟裕、谭震林又先后胜利地进行了丁堰、林梓战役(8月21日至23日)、邵伯战斗(8月23日至26日)如皋、黄桥战斗(8月25日至27日)。
从首战宣家堡开始,上下一个半月内,华中野战军和地方武装,连续作战7次,共歼敌7个旅,5万余人。
在苏中战役期间,华中军区的领导们统管军区一切事务,参与运筹,后勤保障,增兵,保障前线作,使粟裕、谭震林能集中精力,在前线指挥作战。他们一前一后,同心协力,紧密配合,是苏中地区获得“七战七捷”胜利了。
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多选了几封有关地方党和华中军区电报的。但是这几份电报并不能完整的表述“苏中战役”,不能从本质上研究七战七捷。
从从红四军井冈山下山开始,古田会议之后确立的:一方面,野战军,已经不是一支单纯的打仗的武装集团,在所有的军事行动中,野战军是中央军委的一支突击力量;而各级党和政权组织都负有保卫根据地的责任,也都有自己的脱产军事基干力量,直到村有民兵,有游击小组。平时是县委书记,战是是政委;平时是县长,战时是大队长,……这是一支编制成网的人民战争的武装队伍,铜墙铁壁就是这样铸就的。这是中国特色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过去这是不言而喻的,今天也不要忘记了。军队打仗不能单纯军事观点,研究军史,不能不研究党史。
就苏中战役而言,在华中分局的领导统筹下,华中军区在中央军委统一指挥下,统筹协调,指挥所部的一切武装武装力量直到游击小组,承担苏中战役中的各项大小任务。今天在研究苏中战役时,究竟有多少武装力量参战——16个团,25个团50个团发生争论。
准确地说,是全华中2300万人民,上至老大娘下至儿童团参加的人民战争。
七战七捷和今后胜利的根本保证,是华中分局在连续进行七次战斗的同时,解决了那些关乎人民生存和胜利的根本问题。
张、邓、谭、曾从1929年中央苏区创建起,就跟随毛主席,在毛主席的指导下学习并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他们是解决根据地问题的行家里手,他们遵循着党的七次代表大会的提出的‘’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的号召,分工合作,各当一面,得心应手地解决了所有的困难。
年轻人没有看过《柳堡的故事》,可是都听过那首‘’九九那个艳阳天……‘’悠扬的歌声。那唱的就是那块土地,那个时代……。
七战七捷是解放战争初期,华中军民,在张邓谭曾粟刘这样的共产党的精英们领导下,坚决执行中央军委,毛主席的指示,在粟裕、谭震林精心的指挥下,取得的胜利。
(2021-11-04)
作者:张九九 来源:何新老家伙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