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烈的绝笔令人荡气回肠。一封封在生死关头写就的文字,是先烈留给世间的最后话语,是他们始终如一的初心,是他们摄人心魄的信仰。
我参观过许多革命历史纪念馆,那一件件静静安放的珍贵文物,像一座座不朽的丰碑,永远闪耀着先烈们的精神光芒,穿过岁月、直抵人心,让人无尽怀想。在井冈山、延安、红岩、雨花台、龙华等诸多纪念馆的先烈遗物中,最扣人心扉的莫过于他们以心以情、以令人难以想象的坚毅无畏留下的笔墨信笺,其中许多是先烈们与世永别前的“绝笔”。
每每凝视这一页页发黄纸片上铿锵有力的笔迹,我总是在想,先烈们在即将被夺走生命的那一刻,同样有七情六欲,同样有万千牵挂,他们何以毅然决然地捐躯赴难、视死如归?“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一封封“绝笔”的背后,凝结着的是怎样的勇气和力量?
在迎接建党百年、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日子里,我们再次凝望烈士们留给世界的永别之笔,更觉意义非凡。今年2月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讨论选题时,我建议以《绝笔》为主题,聚焦先烈们的临别遗言,创作一部党史学习教育的纪录片。总台华语中心《国家记忆》节目组的同志们立即开展了创作。
特殊的时间节点,总带给人特殊的思绪。清明时节,专题纪录片《绝笔》如期推出。字字滚烫、句句千钧的先烈绝笔,是信仰力量的跨时空呈现,在观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节目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综合频道播出后,观众累计达1.55亿人次;央视频、央视网等新媒体推送后,仅新浪微博的话题阅读量就超2.7亿人次,并屡屡登上微博热搜榜。一部《绝笔》,再次形成现象级传播。
这是一个惊天地、沉甸甸的题材。“绝笔”二字,何其悲壮!越是到了生命的绝境关头,在生与死的抉择中,“向死而生”的答案就越是凝重。因此,绝笔既是先烈生命的终点,也是我们走进先烈内心的起点。先烈们的绝笔,有的写在烟盒纸上,有的写在入党申请书里,有的甚至只是两张无字白纸,但是无一例外,都直抵人心,都与他们眷恋的土地和人民永远相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流淌在烈士绝笔字里行间的,是共产党人钢铁般的意志和坚不可摧的信仰!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先烈绝笔的寥寥数语之间,承载了多少希冀?浸润了多少情怀?这也是这部纪录片需要解答的。如果说“绝笔”只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封面”,而如何书写更加扣人心弦的“正文”,则是纪录片创作者面临的最大难题。
要让绝笔“见字如面”,呈现其背后的故事,需要下足功夫。《绝笔》摄制组怀着崇敬、带着景仰,分赴天津、山西、四川、重庆、湖南等多地,探访烈士家乡,深入故居、纪念馆、档案馆,拍摄到大量珍贵史料,许多内容是首次呈现,如叶挺《囚歌》手稿的又一个版本等。创作团队还找到了11位烈士后代,听他们亲口讲述前辈的峥嵘岁月,还原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
“把历史变为我们自己的,我们遂从历史进入永恒。”敬读先烈绝笔,我们会感到,历史原来就在我们身边,更能走进我们心中。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纪录片创作团队采用了大量高科技创新手法,如以影视化的展现手段、以情景化的再现方式,填补了观众对历史的想象。昏黄的剪影、白色的窗纱、飘落的信纸……每个细腻的影像瞬间都让只言片语的绝笔信生发出无穷的意蕴。家书与战场、过去与当下,不同时空、多重情景交织重叠,精心布置的光影投射出历史的纵横,精巧编排的演绎还原出人物的悲壮,让观众置身于震撼心灵的历史深处。革命先烈的绝笔令人荡气回肠。一封封在生死关头写就的文字,是先烈留给世间的最后话语,是他们始终如一的初心,是他们摄人心魄的信仰。本着对先烈的敬重、对历史的敬重,节目组挖掘出大量有生活温度、有情感浓度、有思想深度的史料细节。“今夜,我要与你永别了。满街狼犬,遍地荆棘,给你什么遗嘱呢?我的孩子!今后——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小说《红岩》中“蓝胡子”的原型蓝蒂裕烈士,在英勇就义前夜给5岁的儿子蓝耕荒留下一首遗诗《示儿》,这首写在烟盒纸上的绝笔,被脱险的狱友牢记在心,传给了他的孩子,流芳后世;“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曾是中共重庆地下党主办的《挺进报》负责人的陈然,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高歌一首《我的“自白”书》,掷地有声,振聋发聩;钟奇烈士临刑前嘱托新婚妻子“你一定要再结婚”的家信;共产党员车耀先在狱中写下的传记,告诫子女以“谦”、“俭”、“劳”为立身之本……绝笔中这一个个感人细节,既是对烈士钢铁意志的浓墨刻画,也是对其内心柔软温情的细腻描摹。陈觉烈士留给妻子的诀别书中写道,“你也迟早不免于死,我已请求父亲把我俩合葬。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并蒂莲,夫妻恩爱永,世世缔良缘”。陈毅安烈士54封家书全是恋人絮语,但是妻子收到的第55封却是两页素白的信纸,空无一字。这是夫妻两人诀别的约定!一封封绝笔,纸短情长间有对儿女的殷殷期望,有对伴侣的思念牵挂,但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对民族国家的大爱才是奔涌情感的中流砥柱,是贯穿烈士绝笔的永恒基调。纪录片还原了一位位真实丰满、有血有肉的英雄,直击观众内心的每一寸柔软。有网友观看后泪目感慨:“从前只知先烈们的高尚,如今方知他们的浪漫,这是属于他们独有的浪漫,是共产党人字字泣血的铁骨柔情。”因为信仰,让海誓山盟、儿女情长更为壮丽动人、气吞山河。追忆历史,是为了铭记历史。“人之患,在于不读史。”我们在时光隧道里穿行次数越多、越长,对历史和当下的认知就会越深刻,这也是我们学习“四史”的意义所在。《绝笔》是总台庆祝建党百年在纪录片领域的一次创新探索,它的动人不在于宏大叙事,而是将诸多记忆的碎片细心拼合,放射出时代的光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苦难辉煌的中华民族走到今天是如此不易。正如杨靖宇烈士所言,“革命就像火一样,任凭大雪封山,鸟兽藏迹,只要我们有火种,就能驱赶严寒,带来光明和温暖。”每一个革命先烈,都是播火的人。山雄有脊,房固因梁。我们不敢忘,也不能忘!革命先烈“一腔热血岂徒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使命,就在于从时间的缝隙里小心翼翼地打捞起那些可能被遗漏的珍贵遗存,让先烈的精神被一代代后人传承,让历史和现实碰撞出激越的交响,激荡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党史教育,要善于抓住青年一代的心。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我们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战线就要不断创新,推出更多能走进当代青年内心的精神产品。总台推出的纪录片《绝笔》,正是广大青年极好的课堂,相信能帮助他们以先烈的精神遗产为路标,廓清思想的迷雾,看清前行的方向,激发起向前的无穷力量,从而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它足以强健精神、滋养心田、提振信心。面对死亡,方志敏烈士的绝笔《可爱的中国》以炽热的情感畅想着中国的美好未来:“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的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的携手了!”今天的中国,已如烈士所愿。今天的人们,再读这激情四溢的文字,怎能不为之感动,不为之继续奋斗!历史是我们的昨天,没有昨天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和明天。先烈们的书信会泛黄、会模糊,但是凝结其中的精神和信仰依然滚烫,力透纸背、历久弥新,激励着我们珍惜今天、迈向明天。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先烈是光辉醒目的标识,是璀璨夺目的星辰。他们的言与行,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华。将这种精华传播出去、接续下来,让今天和明天的人们汲取奋斗的力量,就是对先烈绝笔最好的回响!
(作者系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来源:求是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