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灯下开卷,书海神游,翻开一张已经泛黄的旧报纸,映入眼帘的是古拙的黑色铅印繁体字,这是一张一九二三年九月八日的《向导》周报,发行期号为第三十九期。
《向导》周报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党报,一九二二年九月十三日,《向导》周报在上海创刊。是经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出版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第一份政治机关报。该报主要发表时事政治评论文章,以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指导群众斗争为主要任务。设有《中国一周》、《世界一周》、《通信》、《读者之声》、《什么话》等专栏。发行数由开始的3000份激增至4万份。最高达10万份。一九二七年七月,汪精卫叛变革命后停刊。共出201期。
当年的《向导》周报每周三发行一期,有八个版面,每份发行价格为三分钱,全年为大洋一元二角,半年为七角,均包含邮寄费。按照当时的价格,三分钱相当于现在的三至五元钱,可见《向导》周报的价格还是比较贵的。
当年的《向导》周报发行处有两处,一处为北京大学第一院收发课(科),另一处为广州昌兴新街二十八号二楼,分售处有十二个地方,分别是:南昌中华书局、成都华洋书报流处、南京乐天书馆、济南齐鲁书社、长沙文化书社、太原晋华书社、武昌时中书报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云南新亚书社、上海民智书局、厦门新民书社、香港萃文书坊。
当年的第三十九期《向导》周报,上面有早期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蔡和森等人发表的文章,主要是对当时的时政、社会、民生等方面进行评论。其中的文章反映了当时二十年代的中国军阀混战、社会动荡、民生艰难的现状,报刊的字里行间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先天下之忧而忧、救万民于水火之中,挽狂澜于既倒的”革命初心。虽然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力量还很弱小,但是“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党的先驱们对改造旧世界,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走向胜利充满了信心。
这张憔悴的报纸和历史悠久的文物相比,虽然它没有宋瓷的古拙淡雅,没有青花的艳丽深沉,没有粉彩的雍容华美,但是它却承载着历史赋予他的使命。
这张憔悴的报纸,在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火洗礼后,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奔向伟大中国梦的历程。
星移斗转,沧桑巨变,在历史的长河中,这张报纸所承载的意义远远大于它的生命,对于每一位阅读和收藏他的人来说,只不过是它生命中的过客而已,而它却带着那颗伟大的红色初心,去见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盛世。
备注说明:这张1923年9月8日的《向导》周报第39期为作者本人收藏。
作者:徐伟明 黄石市大冶有色公司丰山铜矿党委组织部 来源:昆仑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