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是我国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留给我们丰富的德育思想文化,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德治、仁政思想,同时他将“性善论”、“民本思想”融入孔子的理论,并对孔子的理想人格――“君子”做了补充,形成了“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影响深远,它的真知灼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圣人之于民,亦类也”,为普通人成为圣人提供了可能性,同时孟子还总结出了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大丈夫”人格: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孟子“大丈夫”理想人格的内涵主要有:第一,“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它强调了“仁、义、礼”,即人要真正成为一个大丈夫,做大事成大业,首先要学会以“仁、义、礼”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举止,这是培养“大丈夫”人格的前提;第二,“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大丈夫”人格必须从立志开始,独立的道德意志是其主要构成要素,要心藏凛然正气才能形成完美理想人格的道德精神;第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大丈夫”人格的实践形式,“大丈夫”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保持独立人格,无论富贵、贫穷,还是权势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
孟子认为:“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对于浩然之气他的具体解释是:“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因此,“浩然之气”可以理解为对道义的自觉,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境界,它受到信念的指导。
“浩然之气”的养成需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需要从内心养成积极的道德判断与实践,只有内心坚定才能真正养成浩然之气;其次要减少一些消极的无法控制的生理血气,从相反的方向控制“浩然之气”的减少,达到不断修养的境界。
作者:许东君 单位:河北省南皮县人民法院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