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战争史上,粟裕与林彪都是纵横捭阖、战功赫赫的军事天才,可谓一时瑜亮。仔细盘点一下,两人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他们都生于1907年。
他们都是楚人。林彪生于湖北,粟裕生于湖南,两人的家乡在两千年前都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楚国。
他们都貌不惊人,身材也不高,放到人群中均很难被轻易找到。
他俩早年都加入了叶挺的“铁军”,参加了对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第一枪的南昌起义。
他们都是“老井冈”。
他们都有严重的受伤后遗症。林彪穿着缴获的日军军服遛马,被阎锡山部下当做日寇误伤后,留下了一辈子的后遗症,怕风、怕光、怕声音。头疼的时候,头直晃,只好用一条小毛巾捂着头使劲揉。粟裕更是负伤六次,两次伤在头部(三块弹片终身留在头颅内)。头疼的时候,头发都不能碰,也不能摸。他的脸总是异常通红,经常说脑袋发胀。后来还不能左右环视,吃饭时,要把饭菜摆在正面一条直线上。
他们都因病而无法去统帅抗美援朝的大军。1950年9月3日,毛泽东不无遗憾地电告急盼东北边防军统帅尽快到位的高岗:“林粟均有病……暂时均不能来。”
他们都在抗日战场身手不凡,奇兵设伏,痛击日寇。各自为中共仅有的两支军队来了个漂亮的开门红,振奋了中国人抗敌的信心和决心。林彪弄出个一个“平型关大捷”,为主力红军改编的八路军露了脸,威名天下扬。名义上的最高统帅蒋介石不得不发来贺电:“有日(9月25日)一战,歼敌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指挥得宜。捷报南来,良深嘉慰。”粟裕的韦岗一战,大长南方游击队改编的新四军志气,威震大江南北。蒋委员长又只好字斟句酌,驰电嘉奖:“所属粟部,袭击卫(韦)岗,斩获颇多,殊堪嘉尚。”
解放战争中,他们一南一北砥柱中流,横扫千军如卷席,都是毛泽东最倚重的爱将,各自掌管着一支实力很强的野战军。林彪掀起黑土狂飙,粟裕则坐断东南。
他们也都让毛泽东打破了不迎送党内访客的老规矩,喜滋滋地亲自迎出门外。
蒋介石也将曾亲自嘉奖过的林彪与粟裕看成劲敌,却又徒唤奈何,无计可施。他说关内的粟裕“诡计最多,肃清最困难”;关外的林彪则是“战争魔鬼”。
他们都敢于向毛泽东斗胆直陈,甚至和他老人家来来回回“掰手腕”。
他们都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下棋,不跳舞,又都沉静好思,每天的必修课就是看地图,一坐一站就是老半天。
他们都是被共和国权威认定的军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