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从日军战史看八路军是否“游而不击”? - 昆仑策
-
【涨知识】从日军战史看八路军是否“游而不击”?
2015-07-02
近来在看日军战史《华北治安战》和冈村宁次的日记,里面都有大量篇幅记载和八路军战斗的战例,回想起在本论坛和各大论坛总有一种声音在污蔑八路军游而不击,专事发展,对于抗日只是敷衍了事,说这些话的人却忽略了几个事实,或许他们根本就视而不见,不打击敌人,根据地会不会扩大?不打击敌人,手中的武器哪里来呢?国民政府供给吗,还是天上掉馅饼?还有一个很明显的,就是俘虏的数量,八路军俘虏日军的数量竟然是兵多将广的国军的三倍以上,不打击敌人,这些俘虏脑子进水了?自己爬着来的?还来八路军这里,这不是打国军的脸吗?
而对于一支部队的评价,最权威的,莫过于他的对手。
就任华北方面军司令时,冈村宁次曾经这样写道:
“我就任华北方面军时的形势是,对重庆政府军的作战已大致结束,周围几乎到处都有共军活动,另有几处盘踞着重庆系地方军。因此,说到作战,大体上各军、方面军直辖兵团对当地共军都在日夜进行讨伐战(规模大小不等)。1942年5月我曾去石门的方面军战斗指挥所,亲自指挥冀中作战为时八天。1943年秋,又将方面军战斗指挥所迁到保定,在我亲自统帅下,对盘踞在太行山脉的共军主力进行两个月的清剿作战。
共军的确长于谍报(在其本国以内),而且足智多谋,故经常出现我小部队被全歼的惨状。为此,我命令参谋部编撰一本叫做《剿共指南》的小册子,列举了这方面的实例以防遭难,并根据经验讲述讨伐共军的要领。小册子分交各部队供作参考。
这本书起到了很大作用,甚至对共军作战堪称我等先辈的国民党军,停战后也立即把这本书译成中文加以运用。”
某些人不是信誓旦旦的说八路军游而不击是铁打的事实吗,打几枪就是一场战斗吗?相信冈村宁次听到了,也会骂一声“八格牙路”。真是事实的话,他的部下是怎么死的?他这个司令也不知道在瞎忙活些什么!你反共就反共,但这水平也太低了点了吧?
另外,竟然有国军和日军联手,打击八路军,你看看这叫什么事?
第二期作战(2月17日—28日)(注:1942年)师团从17日以后,撤回分散部署的部队,以一部兵力转向沁水,主力则一面扫荡,一面南下,对马壁村(沁水东北10公里)附近之敌进行了剿灭战。在21日夜间,从沁水、浮山、府城镇一线,缩小包围圈,随后进行扫荡,取得了很大战果。在此次作战中,山西军第六十一军(军长梁培黄)以其主力,作为我方友军参加了战斗,此点值得注意。
——《华北治安战》下册23页
还有:
36师团参谋小崛晃中佐(后为大佐)回忆:
“作战开始后,敌情完全不明,宛如坠在五里雾中,进行无法捉摸的作战。……中共方面的情报活动周密而巧妙,我方的期望终归落空,毫无结果。三、共军的纪律严明,例如对五台的寺院、村落等特别注意保护,不予破坏,使人感到很能团结群众,深得人心。
《华北治安战》上册的结尾,在发生了华北中条山会战的1941年,华北日军在广播里承认,本年度最大的战斗不是中条山会战,而是对鲁南沂蒙山共军的扫荡。
而在这之前,当书中对鲁南扫荡规模进行比较的时候,也不是拿中条山会战做比较,而是拿华北方面军对晋察冀边区的扫荡做比较。
这充分说明了,在1941年的华北,至少共军在晋察冀边区和鲁南沂蒙山的反扫荡作战,是比部分会战规模更大的战斗。
看到这里,我就想了,一些果粉不是在吹22次会战吗,不是说日军对于根据地的扫荡仅仅是保安式的扫荡吗,怎么会有比中条山规模更大的作战?
应该是这两个了:
1、晋察冀边区肃正作战(8月——10月)动用21师团第一步兵联队、第一军步兵一个大队、133旅团、33师团主力。此外还有炮兵、工兵、野战医院、通信队;1、12、驻蒙军及由27师团、35师团、110师团的各种配属部队,电信第五联队。封锁兵团为第一军、驻蒙军、21师团主力、110师团。除此之外第一军的步兵三大队和第十一装甲列车队主力是预备队。
2、第二次鲁南作战(11月5日至12月28日)动用17师团、21师团、32师团、5旅团、6旅团、7旅团、10旅团各主力36师团、3旅团、4旅团、9旅团各一部。
对付一支武器装备落后的八路军,竟然要动用十余万部队,确实比一些所谓的会战规模要大。
八路军除了要应付日军的进攻之外,还遭到了国军的封锁和监视,蒋介石精锐的胡宗南部队在干什么?
请看看冈村宁次的记录:
“国共两党本来冰炭不相容,战争期间,暂时在表面上采取了一致行动。……同时中共利用与日本的作战,努力掌握华北民心,逐步巩固了地盘。
另一方面,蒋介石将其嫡系最精锐的胡宗南部队,集中于接近中共根据地的西安附近,几乎不用于对日作战(仅在河南作战时出动过一、二个师),专门监视延安。”
精锐部队不放在抗日战场上,抗衡强敌,竟然在监视友军,你说伟大的蒋中正统帅在干什么捏?有这样的事,那么抗战期间在大西南有26个装备精良的美械师从没有上过战场,就不难解释了。
冈村宁次日记 327—328页“投降的将领”:
“……我要求各军司令官、兵团长等对国民党地方军进行诱降工作。结果非常奏效。从1942年春开始,这些将领陆续投诚,到43年秋几乎全部归顺我军(指华北地区)。……他们到北京或在当地初次见到我时就说:‘我们不是叛国投敌的人,共产党才是中国的叛逆,我们是想和日军一起消灭他们的。我们至今仍在接受重庆的军饷。……’
后来我在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的末期,估计向我军投诚的重庆系地方军的兵力共约40万人,其中华北部分即达30万人左右。”
“敌人统帅无能,在如此大攻势中,缺乏战略联系而各自为战,此亦我军的一大幸事。”
想和侵略者一起消灭自己的抗日武装力量?这个奇葩理由也只有国军才做的出来,给叛军发军饷,国民政府还真是无所不能!
日军战史(《华北治安战》):
157、158页:
一、管区内的敌人,使日军最感棘手者,为冀西及冀中军区的共军。彼等以省境及日军作战地区附近,或沼泽、河流等日军势力不易到达的地区为根据地,进行巧妙的地下工作及灵活的游击战。因此,了解和掌握其动向,极为困难。
二、共军的情报收集、传递,非常巧妙而且迅速。日军的讨伐行动,往往在事前便被侦悉。到处都有彼等安插的密探。就连日本方面的雇佣人员,对他们也必须提高警惕,以防他们通敌。与此相反,居民则害怕以后受害,几乎无人提供关于共军的可靠情报。
三,共军的行动轻快而敏捷,熟悉地理,因而无法捕获。相反,日军却多次遭到共军的伏击。另外,共军在白昼不进行集体活动,混在群众之中,不露形迹。
273页:即使发现共军,由于战场极为辽阔,仍然不能及时指挥将其捕获,以致未能取得像样的战果。
312页:朝枝第一军参谋长回忆:“八路军的抗战士气甚为旺盛,共产地区的居民,一齐动手支援八路军,连妇女、儿童也用竹篓帮助运送手榴弹。我方有的部队,往往冷不防被手执大刀的敌人包围袭击而陷入苦战。”
342页:共军、匪的机动游击战法极为巧妙、顽强,成为我治安上最大的祸患。他们回避与日军直接战斗,采取乘日军配备空虚、搜索我小部队进行袭击等方针。
我印象中唯一对共军战斗力评价较低的是399至407页,当时共军刚打完百团大战,遭到日军残酷的报复,处境困难。
不是有人说放几枪就是一次战斗么?这些日军怎样会陷入苦战的?
(来源:据网文;转自北京东博文化研究院)
相关文章